在银行因改革而对贷款更加审慎、居民储蓄愿望依然很高的前提下,居民实际储蓄存款利率已转为负值,需考虑拓宽投资渠道;专家认为仅据此得出“人民币储蓄利率面临上调压力”的结论为时尚早
本报记者 定军
尽管大多数专家判断2004年国内物价不会上升得很快,但是自去年11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3%以上的现实,仍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
事实上,不少研究机构近期已经把2004年的物价预测调高了1~2个百分点,达到3%或以上,确实略高于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预期的2%左右的判断。相关专家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面临新的挑战,既要防通胀又要防通缩,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又要支持经济良性增长,在此之间寻找平衡,仍需作出更多的分析判断。
此前,2月10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信贷总量;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此后,有个别人士解读为“存在上调存款利率的可能”。
不过,在《财经时报》的采访中,更多的专家认为,截至2004年1月末,居民储蓄达11.63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8.6%。在国有商业银行因改革而对贷款更加审慎,且居民储蓄愿望依然很高的前提下,居民实际储蓄存款利率已经转为负值,目前更多地需要考虑拓宽投资渠道;单纯依据居民储蓄利率实际为负值就得出人民币储蓄利率面临上调压力的结论,目前为时尚早。
担心通胀压力
最近有一些经济分析人士认为,3%~5%的通胀率并没有超过国际公认的可容忍范围,而且有利于就业。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态度不仅着眼于现实,更看重未来。周小川行长一直坚持“货币政策要有提前量”;此前有媒体报道说,他还表示政府的首要工作是防止通胀上升至失控的地步。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对于通货紧缩问题,央行的货币政策是无能为力的,但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目前,央行有关发行货币、信贷以及存款等总量目标,都低于去年同期,这实际上表明,央行已经开始考虑控制通胀问题;盯住物价而非盯住经济增长率,本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职能。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生活资料价格相关报告,加重了人们对通胀的一些印象。
统计局指出,2004年1月,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4.6%,同时,受粮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扭转了自1997年以来低谷徘徊的态势,首次呈现微涨趋势,比去年同月上涨0.3%,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个百分点;全国工业品价格也继续以较大幅度上涨,同比上涨3.5%,并远高于去年11月2%以下的涨幅。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这意味着中国正彻底告别通货紧缩。
但姚认为,目前通胀压力并不大,主要依据是2003年宏观数据初步印证的结论:除了城镇居民收入由于SARS影响有所下降,其他数据基本不变;物价过快增长的势头有所缓解,如今年1月的CPI与去年12月的数字相同;这说明,春节期间的消费增长并没有推动物价增长,2004年全年CPI增幅可能在3%左右。
存款真实利率变负
物价上涨的结果是,居民实际储蓄收益出现负值。左小蕾认为,实际储蓄利率变负,自然会导致银行储蓄增长下降,投资者需要有更多的投资渠道。央行因此需要更多地关注盯住物价。
不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王召博士看来,物价形势仍需要观望一段时间。
居民实际储蓄利率为负的现象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胀率1992年以后曾达24%,一年期银行储蓄利率不过11%左右,居民实际储蓄负收益高达10%以上。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撰文指出,由于1993~1995年通货膨胀率很高,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1年期存款的真实利率,1987年1月到2003年7月的平均值为0.32%;即使考虑到保值贴息,长期平均的真实存款利率比较低。
事实上,现在的存款真实利率再次变为负值,主要有股票投资报酬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均衡,以及中国的银行效率较低等原因。
针对居民储蓄真实利率变负可能导致加息压力的看法,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扬认为,央行可能认为得出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至少要等到一季度数据明朗后再做判断。因为1月正赶上春节,情况比较特殊,指数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一种观点也获得了姚景源的赞同。
李扬表示,经分析,央行目前认为今年发生通货膨胀的危险性较大。为此,央行正在紧盯几个金融总量的变化,研究各种可能措施抑制通货膨胀。
从实际情况看,1月在货币供应量增速、新增贷款、企业存款同比下降较多的情况下,当月居民储蓄存款仍快速增加。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余额为11.63万亿元,同比增长18.6%。一方面是贷款增长下降,一方面是存款增长不减。这似乎说明,居民储蓄意愿仍然很高,而且银行经营难度加大,在此前提下,央行上调存款利率的动力可能并不太大。
寻求货币政策平衡点
据公开数据,央行2004年货币供应量(M1、M2)增长率的控制目标均被锁定在17%,比上一年度略低一个百分点,但仍引起部分经济学家的担心。尽管接受采访的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2004年实际的货币发行和新增贷款量,肯定会超过原先目标。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按照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会遵循一种被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的规律,即高增长总是伴随高通胀,低增长则伴随低通胀,两者之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在货币发行和信贷增速放缓后,可能会带来物价回转成通货紧缩,这显然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再根据奥肯定律,当失业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对经济增长率带来远高于1%的负面损失。于是,有学者担心,在货币发行放缓、通胀率变低后,是否会带来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正反馈效应,以致恶性循环。
王召表示,通胀水平、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国际收支是央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但是,央行不可能同时实现所有目标,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2003年中国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的形势,央行今年仍需要在最终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
王召认为,实际上,央行的政策已经变成了中性偏紧的政策,尽管实际的货币发行量、信贷量可能超过原先的计划。根据研究,目前实际货币发行(M2)同比增长率严格控制在17%,可能会造成经济“硬着陆”。2004年货币供应(M2)增速在17%~19%,物价增长在2%~3%比较合适。但央行的货币政策还取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的步伐快慢。下一步的货币政策,似乎更需要“组合拳”,比如调高准备金率与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的结合。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陈明星表示,央行实际上已经在严防经济过热,确定2004年货币发行增长率低于去年1个百分点,实际上是出于控制坏账的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