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专家:没想到这么容易打败中国威胁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 09:56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2月26日电 2003年下半年以来,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第四季度的GDP名义增长率为1.7%,折算成年增长率达7%,创日本13年来最高增长率。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日本国内的数码消费拉动内需,设备投资大幅增加外,以“中国特需”为主要牵引力的出口增长成为重要推动力量。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上席研究员关志雄先生近日在接受日本《中文导报》采访时谈 关志雄先生称,自去年SARS结束以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牵引论”逐渐取代了“中国威胁论”,现在的“中国特需论”是对中国牵引因素最直接的表述。媒体舆论一边倒,比我的观点还激进。现实证明,从国际分工角度来看,日中经济关系的现实是互补,不是竞争。 关志雄曾对中日两国2002年出口到美国市场的10000种工业产品进行过细致比较,发现中日产品的“竞合度”(重复度)为20.5%,远低于中韩之间的41.1%,中台之间的57.1%,中港之间的64.4%,而中国与印尼和泰国之间的出口产品“竞合度”分别高达83.5%和76.1%。所以,从产业分工角度看,中国对日本尚不存在威胁。 日本有人担心中国的“喜马拉雅山”会覆盖甚至取代日本的“富士山”,这是以日本社会自暴自弃、产业发展停滞不前作为假想前提。如果日本不断创出新产业,这种现实就不会出现。但在过去十几年里,日本政府投资150兆日元用于景气对策,实际上是保护衰退产业,效果不显。所以,日本真正的产业战略应该是投资未来,放弃缺乏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关志雄认为,“中国特需”牵引日本经济复苏,主要表现在第四类的出口增长上。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意外地带来了日本经济好景,是双赢效果。 关志雄最后指出,从经济原则来看,中日建立FTA才是最根本的。目前两国的政治隔膜阻碍了经济交流,让许多重要的大生意因吵架而做不成。同时,日本企业留不住优秀人才也是老问题。由此种种,中日经济的互补关系还没有完全得到发挥。(杨文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