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关注“通胀” > 正文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公布 看央行如何应对通胀压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 07:5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朱绍勇

  2月25日,央行《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报告》正式公布,各界对“通货膨胀”的关注进入高潮。央行也阐明了自己“高度重视”的态度,承认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同时用专栏的形式论述了“物价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事实上,国家统计局2月13日公布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2%后,关于通货膨胀的讨论便日益增多。与普通民众乐见的物价下跌不同,通货膨胀带给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损失,看得见是物价上涨,看不见的是放在银行里的存款贬值。有分析人士指出,即便以较为温和增长的3.2%的CPI指数来对照当前的存款利率,各期限存款实际利率均为负数,按-2%的实际利率计算,相当于每年大约420亿元的财富从存款者手中悄然流失转移,实质是征收存款税。而央行对2004年全年CPI的预计是上涨3%左右,经济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食品价格涨价和货币信贷高增长的滞后影响都被列为难以量化的价格上行压力。

  央行认为,中国的价格上涨具有上游产品价格涨幅大大高于下游产品价格涨幅的特征,这种情况被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扬称为“物价上涨呈结构性特征”。有媒体近日报道说,李扬认为物价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物价下降的压力依然较强,“短期防通胀,长期防紧缩,宜采取稳定政策”,今年的利率政策最好不动,但“可以动利率结构,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央行则指出,将从源头上遏制因投资膨胀而导致的投资品价格领先上涨。近期,严控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过度投资政策出台也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很高兴看到,1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连续5个月下降。然而,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余额为17.27万亿元,同比增长仍达20.6%。对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的追求,使得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收入的银行“自觉”减少放贷可能性甚小。而金融机构可运用的资金异常充裕,央行最近两次票据发行利率连创新低即是明证。

  可以预计,如果货币信贷增速依然较快,CPI加速增长,央行将会毫不客气地再度出手,出台刚性货币政策,2004年7%的GDP增长目标也给央行留下了操作空间。笔者以为,2003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一个百分点已经起到了不错的政策效果,2004年最有可能的仍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名义利率的上调似乎不大可能,一个突出的原因是已达10余万亿的居民储蓄始终保持快速增长,让正处于改革重要阶段的银行增加大量利息负担显然不大可能。仅上调贷款利率倒是有可能,但是对住房消费贷款的冲击使得央行必须慎重评估、操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通胀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