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零负担” 宁波380万农民今年不交农业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 08:59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应华根 通讯员邓少华 宁波报道】 春节刚过,宁波市强蛟镇后舟村种粮大户魏志兰收到一份特殊的新春“厚礼”:今年不用交一分钱的农业税费。日前,魏志兰笑眯眯地对记者说:“党和政府对我们农民越来越关心了,种田不用交税费,真是暖到我们心坎上了。” 与魏志兰一样,宁波380多万农民都收到了这份“厚礼”,那就是市政府的一项决定:从2004年起,全面免征缓征农业税。这项决定写进了该市人代会刚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 曾对中国农民负担问题作过专门研究的宁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俞德鹏教授欣喜地说,此举意味着宁波农民不用交一分钱的税费,真正实现了“零负担”,这是突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统筹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重大实践,在全国尚没有先例。 宁波县域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活跃,多数村级集体经济较好,农业税费收入所占比重逐年减小,政府支出对农业税基本上没有依赖性,村干部工资也由政府补贴。 据该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前,宁波市农民人均负担89元,改革之后农民人均负担降至32元。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去年该市又采取了先从村集体而不是从村民中征收相当于农业税的金额,然后通过转移支付如数返还,一征一补,事实上减去了7000余万元的农业税费,农民人均负担再次降到了12.5元。 宁波人均GDP已超过3400美元,跨入了初步现代化的门槛,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环境可与发达国家城市相媲美。但是,农村离全面建设小康、提前实现现代化还有不少差距。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农村现代化,宁波市委、市政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思路解决“三农”问题,并实施了“加减乘除”战略:加法就是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仅去年财政农业投入达到了12.5亿元;减法就是减少农民,通过人口梯度转移和农民转岗进城就业,目前农业劳动力已减少到90万人;乘法就是发挥科技兴农的乘数效应,实施百万农民科技培训,使农民成为土专家,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除法就是革除体制弊端,减轻农民各种负担,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力地加速了宁波全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并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该市民营企业解决了累计达140多万农民的就业问题,全市140多块民营块状经济使50多个集市变成了小城镇。在民企务工的农民年收入平均达两万多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近两年就有60多万人把户口迁入城市或城镇。有数据显示,该市民营经济2003年对全市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90%以上。宁波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广大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统计表明,2003年宁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1元,增长了7.9%,增幅为近十年来之最,农民收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2622元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