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1月份我国CPI保持在相对高位,但是,在供求关系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时,CPI不会出现大的变动,全年有望在2%至3%徘徊。
通货膨胀没有基础
从去年10月起,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结束了连续20多个月的负增长,由负转正,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上升1个百分点多一些,这意味着中国开始出现摆脱通货紧缩的迹象,也说明中国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不过,面对粮油等农副产品价格自去年10月份起大幅上涨、月度CPI连续保持在3%以上相对高位,以及钢铁等生产资料价格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有人提出了中国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疑问。
对此,姚景源表示,目前国内各种商品库存并不是短缺到能使价格上升过高的程度,并且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资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今年进出口总额预计仍将超过8000亿美元,这个数字大概占到GDP的60%,说明中国60%的经济活动和国际市场密切相关。现在全球经济仍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我国物价也相应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基础。
消费价格变化不会太大
姚景源表示,价格最终是由需求决定的。2003年的经济高增长同时带来大量的消耗,正是这种巨大的消耗拉动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新的一年里,随着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走上高增长、低消耗之路,对钢材、水泥、能源的需求都有可能会下降。
他指出,对经济运行状态的判断首先要看GDP指标,要看清整个宏观经济增长处于什么状态。另外,要看价格指标,因为价格是一个经济运行的综合反应,是一个现行指标,决定下一步的经济走势。价格当中主要有三个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价格指数、企业原材料购入价格指数。尽管这三个价格指标去年都处于上升状态,但具体分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带动,而食品价格上涨,其中主要又是由于鲜菜价格的上涨,带有季节性和区域性,有一个短暂性和时效性。尽管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也上升,但是其它的价格还都在下降。因此,从目前来说,居民消费价格不会有大的变化。从统计数据来看,去年工业品出厂价格趋于回落。去年一季度是3.6%,二季度是2.3%,三季度才是1.4%,表现为逐渐回落。
供求关系继续改善
从2004年供求关系看,我国的社会总供求关系继续改善,物价涨幅有所提高。
姚景源认为,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最终要传导到消费环节,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走高会继续推升我国粮油价格上涨,经济较快增长也会继续拉动服务业价格的上升。因此,200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有所上升。
他同时指出,我国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仍未达到潜在增长水平,并不存在严重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近60%,多数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在全球总体价格水平偏低的条件下,我国可贸易商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少数商品短期内出现供给不足的局面,我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用于扩大进口,约束经济扩张的资源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解除。
姚景源总结说,就目前而言,还看不到导致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的因素。2004年,中国物价将总体保持稳中有升,但回升的幅度不会大。全年CPI有可能在2%至3%徘徊。(记者卢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