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认为中国繁荣的汽车市场可能面临震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4日 09:27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道琼斯通讯社报导:标准普尔公司旗下的评级服务子公司周四(2月12日)发出警告称,中国繁荣的汽车市场可能面临震荡,而对这一领域涉足很深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的经营情况也许并没有它们预期的那么好。 标准普尔发出这番告诫,正值人们对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心不断加剧的时候。跨国公司和当地的制造商纷纷铺开了自己雄心勃勃的扩展计划,试图从这个正在迅速成长的 标准普尔的信贷分析师Maria Bissinger称,受到乐观的增长预测以及相对较高的利润率所吸引,汽车制造商争先恐后地扩大在中国大陆的产能,但标准普尔认为,事实可能会证明中国市场将是动荡不安的,而合资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可能也会令人失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国产轿车的销量仍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增幅为75%,达到创纪录的197万辆。而跨国汽车巨头也在以同样的速度推出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Bissinger在周四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对产能的新增投资可能会轻易超过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价格竞争。 她指出,去年上半年汽车价格大约下降了7%,仅在11月份,大众汽车就将其小型汽车高尔(Gol)的价格下调了7.5%,而福特汽车则将其小型汽车嘉年华(Fiesta)降价大约1200美元。 Bissinger说,其他市场的价格竞争和价格压力已开始出现。随著当地汽车制造商挤入低端市场,进行削价出售,中小型汽车市场面临的价格压力会比豪华车大得多。 标准普尔在其报告中指出,中国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平均运营利润率约为30%-35%,与之相比,成熟市场的平均运营利润率为5%。但Bissinger认为,随著价格的下降,这样的利润率可能会随著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这位分析师在一次电话会议上称,鉴于钢铁价格的不断上涨,汽车制造商的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损害利润率。 标准普尔驻香港的企业评级及基础设施评级主管John Bailey认为,事实可能会证明削减成本的难度可能要大于该行业的预期。 他表示,零部件成本高昂、钢铁质量低劣、以及规模效益的不足,意味著中国大陆目前的生产成本要较欧洲或美国高出15%-20%。 Bailey称,如果产能过剩导致利润减少,一些大型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可能将被迫削减在中国大陆的扩张计划,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国内制造商可能将难以生存。 至于光明的一面,标准普尔认为,中国允许外国制造商进入汽车贷款业务市场,这其中可能蕴含著很大的增长潜力。但即便是在这一问题上,标准普尔还是持谨慎立场。 标准普尔在其报告中表示,缺乏现成的信用评级数据是一个障碍,而且这加剧了向消费者提供贷款活动的风险。 Bailey称,就像其他处在发展中的市场的情形一样,今后中国汽车行业将会继续整合,而且中国120多家汽车组装厂的重组将在所难免。 但他表示,从信贷的角度而言,人们必须小心谨慎,要确保选择正确的贷款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