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注资国有银行并非首次 此次外汇储备划转期待回报
2004年元月初,市场传出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注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行为让许多人想起了1998年,国家曾用2700亿元特别国债来充实四大银行的资本金。有人用“徒劳”形容7年前的那次行为,但希冀这次注资会给银行带来实质改变。
13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所需成本,增加了近9倍。
“假如中国在1990年就动手这场银行改革,那时所花的成本也许只是发行1000亿元人民币长期国债。”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大用对记者说,“现在,这个成本已经飞涨到了1000亿美元,这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数字。”
1月6日,国务院决定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450亿美元(3724.65亿人民币),只能算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开始。
-用百姓的钱“投资”
获得注资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可算是幸运儿,但是这两个幸运儿现在一点都不轻松。
“从我们收到这笔钱的第一个小时起,就必须为其支付利息,而且数目很大。”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此次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注资”行为,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银行纾困”:1998年政府为四大国有银行提供2700亿元人民币纾困资金;三年前又帮助他们冲销1.4万亿元人民币坏账。这次是“投资”,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称,“用外汇储备注资国有银行不是财政划拨,而是一种资本投资,是要讲回报的”。
据了解,可以用来注资银行业的公共资源有三个:财政、央行增发货币、外汇储备。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资人均为国家财政部,因此人们往往忽略了后两者。
追根溯源,三者均取自于百姓。“财政收入来自于老百姓的纳税;央行增发货币相当于向老百姓收取通货膨胀税;而外汇储备看似离老百姓较远,但是外管局用于兑换外币的人民币也来自于央行增发的货币,所以实际上等同于第二种来源。”王大用告诉记者。
取之于民且规模空前,这450亿美元的使用自然格外小心,“这笔钱的使用会按照一事一批的原则进行,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不会用来核销呆坏账,而是以资本金的形式存在。”中行上海分行的那位官员说。而1月9日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透露,“225亿美元不能用来冲销以前的不良资产,将主要用于到资本市场上进行保值增值”。
这样,这笔相当于两家银行资本金总合的注资将会提升两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两家均能够接近10%左右),并被寄望于为银行带来新的利润。
-财政部的“断臂”计划
由于这450亿美元不是用于核销呆坏账,所以中行和建行首次出现了“两高现象”———高资本充足率和高呆坏账率。这在国际金融界比较罕见,如果后者长期不解决,会严重影响到前者,进而阻碍银行业改革。
根据中行和建行去年公布的2002财年年报,两家银行的损失类不良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的观点,“计算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首先冲销掉已经损失的贷款,然后再计算资本充足率,这才符合规范的会计原则和实际情况”。
但银行没有这样做,经济学家许小年曾表示,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在理论上破产了”,如果充分核销掉坏账,同时按规定留足拨备,那么这些银行的资本金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数”。
现在,这个负数则有可能变成正数。1月8日,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建行的一次论坛上低调公布了另一项财务重组政策———“(两家银行)原有3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所有者权益,将可全部用于冲销不良资产损失”,这几乎相当于450亿美元后的再次注资。
中行、建行作为国有独资银行,其所有者权益属于财政部。“如楼所言,表明中央财政通过放弃3000多亿元人民币权益,壮士断臂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坏账‘埋单’。”一位与会人士评价说。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随即表示:“中国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总计约合2000多亿元人民币,这笔资产用于核销历史坏账和提留拨备应该足够了。”
至此,可以看到一个递进式的注资计划,先注入450亿美元充实资本金,而后释放原有的资本金用以大规模的核销呆坏账。“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最关键的就是不良资产由谁来埋单,不埋单一切无从谈起。”夏斌说。现在看来埋单人已经明确,据一家财经媒体披露,楼继伟最近已经“严厉”提出,“这是最后一次,以后的风险要靠商业银行自己解决了”。
-汇金:政府的新影子
按照上述步骤,解决了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两大遗留问题后,商业银行所必须解决的就是如何变成真正的商业银行了,这也是本次改革方案的精髓“实施股份制改造”之所在。
换言之,“注资”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退资”,国有资本适当退出,新的战略投资人和股东进来,国有商业银行才能彻底告别“输血”,形成符合国际公认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这一步注定艰难,“国有银行一直是改革的重点,政策频出却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次掏出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又是真金白银,我最担心的是,钱花出去却没有买到好机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说。
而国资改革的经验是,要保证钱花在刀刃上,实施股份制改造,就要首先明确出资人代表。根据记者在国家工商总局的了解,国务院为管理450亿美元的注资特设一家公司,这就是中行和建行的新东家———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该公司注册于2003年12月16日,注册资本金达3724.65亿元人民币。
汇金公司的形式为国有独资公司。公司的董事、监事分别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其中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出任公司董事长。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汇金公司将作为出资人,督促两家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力争股权资产获得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和分红收益。实际上,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它是“金融国资委的雏形”:汇金公司的使命不仅仅是个出资人的角色,更重要的是督促商业银行改革,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但是,在汇金公司的注册地———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3号平安大厦,并不存在这样一家公司,汇金公司仍然没有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目前看来这仍然只是一个壳,也就是说出资人代表仍然是一个壳,至少目前很难发挥作用。”王大用对记者说。
汇金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均由政府官员兼任,这会带来一些老问题,诸如政企不分、缺乏效率、监督乏力等,这些,无疑给刚刚出生的“金融国资委”抹上了一层阴影。
另一方面,股份制改造也必须有所突破。注资后,“要建立一个真正的董事会,而且银行的高管人员要真正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李扬说。
这些问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改革银行的同时,政府也要改变———更新自身的监管思路和方式。“中国的银行是政府一手塑造的,不是商人和市场发展的结果。如果政府的理念、政府的管制不变,银行的诸多问题能解决吗?”中国金融改革元老之一的中信集团董事蔡重直对此深表忧虑。(文/王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