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亿美元外汇注资背后:中央政府改革思路转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15日 14:48 南方周末 | ||
从财政无偿注资到成立汇金公司用外汇储备有偿注资,中央政府在国有银行改革思路上发生了重大转变:不再为四大国有银行提供免费午餐,也不再采取“排队分果果”式的同赏同罚 本报记者夏英 出人意料的并非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注资——此举早在预料之中,不在预料之中的是注资方式:居然采用了罕见的外汇储备,而非传统的财政注资。 1月6日,国务院宣布选择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为股份制改革试点,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二者注资,同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注资已经于2003年的最后一天完成。 上述消息立即引起举世关注,在国内,新浪网在两日之内就出现了1万多条的网发评论,沪深两市的银行类个股则应声而涨,出现了一波行情。 1月7日,标准普尔信用评级机构宣布把两家银行的长期外币评级展望由稳定提升为正面。1月8日,穆迪宣布将财务评级为D-的中国银行和E+建设银行确定为稳定。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说:“此举给中国银行改革注入新活力,使中国银行改革重新迈开步伐。”花旗环球金融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则简明扼要地评价说:“这意味着中国的银行改革提速。” 很明显,改革路径的选择凸显了中央政府一石二鸟的战略意图: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同时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前一个意图又居于核心地位。 对筹划良久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开始。 不再有免费午餐 2003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4032.5亿美元,比2002年年末激增11684亿美元,是历史上外汇储备增加最多的一年。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并非全是利好,它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压力,并且在国内出现经济过热苗头的情况下,又会助长通货膨胀。 同时,财政情况并不乐观。去年中央财政的收入为2万亿元左右,赤字在3000亿元左右,需要财政掏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诸如填补社保基金窟窿、建设足以应对诸如SARS这样的紧急疫清所需要的快速反应医疗体系和基础医疗体系等事情都需要财政掏出大量资金。 采用罕见的外汇储备,而非传统的发行次级债、特别国债或者财政直接拨款,这是本次注资不可忽视的背景之一,但显然并非问题的全部。 在注资方式的表面变更之后,实际上隐含着中央政府在国有银行改革思路上的重大转变:中央政府不再为四大国有银行提供免费午餐,也不再采取“排队分果果”式的同赏同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长达10年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这一改革在1993年启动——中,这种改革方式被证明效果不彰。 1998年和1999年,中央政府曾经启动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1998年,财政向四大银行注资2700亿元,1999年,又通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中央政府当时曾经警告说:“这是最后的免费午餐” 但是从那以后到现在的5年内,留在四大行体内的未剥离不良资产和新增不良资产的累计又已经达到2万亿元。经济学家们把这种现象视为“道德风险”的典型。 这种并不成功的改革,促使中央银行改变思路,新方法是:利用四大行对竞争的担心,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奖励。那些获得关键性奖励——比如第一个得到资金注入,第一个获准上市——的国有银行,将获得先发优势,成为行业领头羊,这一点对四大行来说,具备致命的诱惑力。 方案的设计已经彰显这一思路。 4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800亿元——的外汇储备并非泽惠全部四家国有独 资商业银行,而是给予了其中的两家——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它们备获得225亿美元的注资。此前—年,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已经展开激烈的上市竞赛,上报了股份制改革方案,但是,前二者最终胜出,原因在于二者有更好的资产质量,相对充足的资本金规模。 注资并非免费获得,两家银行必须向新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支付利息。中国银行的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表示:“从收到这笔钱的第一个小时起,我们就必须为其支付利息。” 必须指出的是,中央汇金是作为出资人身份出现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强调说:“用外汇储备向银行注资不是财政拨款,而是一种资本金投入。”也就是说,一旦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成为股份公司,汇金公司就可以将这些注资转为股权,从而成为两家银行的股东。而汇金公司的既定职责,按照外管局负责人的描述,是“督促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力争股权资产获得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和分红收益”。 这家去年12月16日才成立的公司,将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担任董事和监事。 显然,上述改革方案设计与1998年和1999年的注资和剥离大不相同。前者设计了明确的返还和约束机制,并且在四大行内部引入了竞争,而后者对四大行的扶持是“一视同仁”的,四大行享受到的是“免费午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内处于事实垄断地位——四大行资产占银行业资产总量的60,国有重点企业贷款份额的80,国有重点建设项目贷款的70,在这种清况下,后者的改革并不能形成自发的竞争动力。 央行研究局前研究员陆磊说:“这次改革提了两句话,一是在处置不良资产时要严肃追究银行内部责任人,一是要严厉打击逃废债。这是第一次注资和剥离时没有明确过的。” 注资仅是第一步 450亿美元的外汇注资,将使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02年末两家的资本充足率分别是6.91、8.15——提升到约15左右,但由于这些注资不被允许用来核销不良资产,在短期内,两家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截至2003年9月末,两家的数据分别是11.92和18.07——都难以迅速大幅下降。 这样的不良资产率水平,高于央行的降到10%以内的要求,也远高于外资银行的普遍坏账水平,比如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就分别只有27和3。 也就是说,资本金的补充,仅仅是完成两家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第一步,如果不良资产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那么二者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仍然十分有限。 按照常规,核销坏账的资金首先来源于拨备(呆账准备金),其次来源于拨备前利润,再次来源于资本金。 建设银行2002年必须计提100准备金的损失类不良资产就达到569亿元,但是相应的准备金只有350亿元;中国银行的损失类不良资产为1874亿元,准备金也只有900亿元。以2002年的情况来看,两家银行的拨备都不足以核销不良资产。 至于拨备前利润,陶冬介绍说,依据他们的测算,按照现在四大行的利润增长水平,至少需要20年时间才能化解不良资产。显然,这也不是快速降低不良资产率的捷径。 剩下的途径就是用资本金冲抵了。由于四大行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人是财政部,因此用资本金冲抵坏账必须经过财政部批准。 根据《财经时报》报道,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日前透露,将允许两家试点银行用原有的3000多亿元所有者权益对不良资产损失进行冲销。如果此言不虚,那么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难题将很快迎刃而解。 如果此言为虚,那么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仍需与不良资产打一场硬仗。这场战斗可能包括向中央银行争取不良资产证券化、自主处置不良资产、中外金融机构合作处置不良资产等方面的新措施和优惠措施,以及加强对新增贷款风险的控制。 对新增贷款的风险控制可能是重中之重。黄益平警告说,得益于宏观经济好转和巨大利差,过去两年,银行获取了大量利润,并因此勾销了大笔坏账,但是同时,银行也迅速发放了大量贷款,并且这些新贷款中的很大部分进入了带有很大泡沫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必顿警惕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 从“输血”到“造血” 最近两个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李若谷、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思路。 这一改革思路,大而言之,是要先选择一到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改革试点,具体来说,则是所谓的“三步走”:第一,解决不良贷款和内部经营机制问题;第二,把它们改组为股份制公司,按照公司治理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最后是在时机成熟之际,让它们上市。 这个“三步走”的第一步,现在看来,为四大国有银行“输血”的成分多些,而后两步则着重于“造血”机制的建设。显然,如何“花钱买到机制”,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平滑过渡是改革的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认为,这个机制包括:补充资本金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真正建立起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能否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否建立起真正的董事会,能否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最后成功上市。 显然,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会牵涉到诸多复杂问题,比如改革国有银行过长的管理链条,削减庞大的员工队伍,重新对银行进行战略定位,设计新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以及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等。因此,从“输血”到“造血”势所难免,但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不管如何,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往资毕竟启动了新一轮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大规模改革。1月8日,周小川对外强调,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将全面提速,下一阶段的改革将出台若干“重头戏”。 分析人士相信,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会在未来的12个月到18个月内接踵上市。建设银行有望拔得头筹,通过上市筹集超过50亿美元的资金。 之前,中保财险和中国人寿接踵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特别是后者,筹资规模达到30.1亿美元,为2003年国际资本市场最大的公开招股,民生银行也将于近期在H股上市。如此大密度的国内金融机构海外上市,会不会使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失去兴趣或者失去承受能力? “大家都在看中国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承受能力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投资者对你有没有信心。”黄益平说。 国际投资者和评级机构对中国的银行业一向比较悲观,他们总是抱怨无法依据公开信息来判断银行的真实问题和真实业绩。黄益平说:“中国银行业要扭转国际投资者的这种悲观看法,必须改变外在形象,增加透明度,另外要改善资产质量。” 除了要致力于赢得投资者信心外,两家银行上市还面临着是分拆上市还是整体上市,是在内地、香港还是纽约市场上市的系列问题。 而上市的最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是否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