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马富才 传言曾称其将出任山东省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13日 09:48 《财经时报》 | ||
作为中石油的最高领导者,低调的马富才过去一年多次处于舆论的关注之中 □本报记者田予冬 马富才目前或许正在经历他入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5年多来最大的一次考验。因为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大井喷事故,使这位中国最大 那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无疑是一场空前的灾难,截至今年1月5日下午3点,“12·23”特大井喷事故死亡人数为243人。从此次事故被公开报道始,对中石油甚至马富才本人的诘责便扑面而来。 马富才仍在正常工作 “马总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2004年1月6日,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的秘书何京音在电话中对《财经时报》说。 中石油宣传处处长张萍则针对有关“将对马总进行相应处分”的传闻告诉《财经时报》:“目前没听到有这方面的消息,马总还在正常工作,具体如何处理,要国务院事故调查小组弄清全部经过后才能做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HK0857公关处处长毕建国则对《财经时报》表示“无权回答此问题”。马富才同时兼任这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据香港报纸1月8日披露,中石油日前召开2004年工作会议(北京娱乐信报的报道确认会期为1月6日),马富才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做了题为《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工作报告。报告披露,2003年集团利润总额超过700亿元,增长30%,他希望2004年集团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3%-5%;在海外业务初具规模之时,中石油今年也将致力拓展海外业务。 报告还公布,中石油2003年共生产1.2242亿吨(9亿桶)原油,年增长4%,生产天然气262亿立方米,增长12%。马富才指出,集团已具备加快推进跨国企业集团建设的实现基础,但也面对诸多困难,包括国际石油公司对油气资源争夺日益激烈,以及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成品油零售和批发业务将相继在2004年12月和2006年12月全部对外商开放。 令人关注的是,马富才还在会上宣布了中石油新的人事任免。据北京娱乐信报1月9日消息,根据国资委最新任免决定,免去吴耀文中石油副总经理职务,任命周吉平、段文德、王宜林等三人出任中石油副总经理,和此三人一起履新的还有廖永远、徐文荣、汪东进等三位总经理助理。香港媒体也证实了这项人事任免,并引述中石油发言人的话说,吴耀文只是到了退休年龄,是正常离职安排,其离职与较早前发生的井喷事故无关。 此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曾在1月2日报道,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孙华山指出,“12·23”井喷事故是一起特大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现已基本查明。但当《财经时报》就此采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中石油相关部门时,被访者均表示“调查报告目前并没有出来,如何处理责任人现在还不好说”。 曾参加国务院组织的事故调查组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一司的一位罗姓处长在接受《财经时报》电话采访时表示,调查报告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出来。他拒绝就如何处理中石油相关责任人发表任何评论。 针对《财经时报》“中石油为何没有举行一次直接面对新闻媒体的见面会”的提问,中石油宣传处处长张萍回答:“从一开始就是由国务院调查组牵头的,我们没有这个权力。”他表示,中石油近期也不会就此事举行新闻发布会。 过去一年多次身处“风暴眼” 在中国三大石油集团中,原中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毅中于2003年4月正式出任新成立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之职;2003年10月初,原中海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卫留成也被正式任命为海南省代省长。李毅中为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卫留成和马富才则同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在媒体将中海油总经理卫留成出任海南省代省长称为“空降”而一番“热炒”后,有关马富才——这位掌管着总资产7000多亿元国有企业的领军人物——其仕途也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度有传言称,马富才可能会出任山东省省长。《财经》杂志2003年12月曾报道:“业内人士猜测,如果说李毅中出任国资委副主任,将有利于从产权上更好地掌控和利用好能源行业庞大的国有资产的话,卫留成赴海南走马上任,显然意在南中国海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而如果马富才齐鲁之行实现,则很可能意在山东所临的渤海、黄海以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 然而,由于“12·23”事故的发生,以及由此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对中石油诘责的声浪早已湮没了上述传闻。 一位熟悉马富才的中石油员工告诉《财经时报》,马富才“是一位很低调的领导人,不喜欢抛头露面”。但不管如何低调,作为中石油的最高领导者,马富才在过去一年仍不得不多次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2003年,马富才第一次被舆论广泛关注是在4月7日,作为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一天他率先遇到了“套现难题”详见《财经时报2003年4月5日相关报道》。 在此之前,中国国有海外上市的大型国企,或者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或者晚于中石油上市,以马富才为代表的中石油高层,率先遇到了套现的机会,“如果他愿意,他所持的230多万股,按当时中石油1.65港元左右的股份,他当天可以套现80万港元”。 安大线之争亲赴俄谈判 当年中石油分拆上市后留下的辅业公司,让中石油实行激励机制时颇有顾忌;而中石油上市后,与辅业公司的收入水平渐渐拉开档次,辅业公司又颇有怨言。如果中石油高层的股票期权得以套现,当年同样级别的辅业公司领导会有更大的失落感。另外,身在集团公司而不兼任股份公司职务的高层领导,收入也将远远落后。总之,股票期权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激励机制,对中石油高层而言,当时还有些烫手。 据悉,如一些证券分析师所预测的那样,包括马富才在内的中石油高层此后并没有很快套现他们的股份。但马富才又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的建设问题再次为公众关注。 他先是在2003年3月底代表中石油对外宣布“正与俄罗斯有关公司就购销协议进行谈判”;随后在5月陪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俄罗斯,与俄方签署安大线框架合约。而随着日本“安纳线”从中作梗,马富才作为重要陪同成员于9月随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再赴俄罗斯进行谈判。此案至今仍悬而未决,但在围绕安大线的中日俄三国博弈中,马富才无疑是核心人物之一。 2003年年底,马富才再次为舆论关注是在“12·23”事故发生后,他作为出事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前往现场直接指挥了压井封堵。 马富才的秘书何京(音)告诉《财经时报》,马富才从1月7日开始,去华北地区视察中石油下属企业,“主要内容是年度工作会、安全检查和慰问工人。”据悉,此次是中石油高层领导的一次集体行动,共分10个组,将分别奔赴全国各地中石油下属企业进行检查和慰问,时间将持续到2004年春节前。其中,马富才将视察华北地区的中石油下属企业,因为“距北京近,有什么情况发生好处理”。 而新华社1月7日的一则报道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消息。报道称,为深刻吸取“12·23”特大井喷事故的教训,中石油集团近日在全集团范围内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的主要检查范围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各项制度规章的建立健全和实施情况;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建设与落实情况;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工作重点及落实情况;突发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健全和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和操作技能知识培训及预练情况;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情况等等。 海外媒体目前似乎更关注中石油对“12·23”事故的后续赔偿问题:一是赔偿总额,目前有说法是中石油总共将赔偿3000万元人民币,还有一种说法是不止3000万元,还有800万元以及涉及的物业赔偿2000万元;二是由谁来出这笔赔偿金,是由集团总公司出,还是由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分担。 海外有分析师称,由于赔偿数额很小,所以即使全由上市公司承担,中石油的财政也不会受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凸显公司没有购买第三者保险的问题,公司日后在这方面的开支,可能增加营运成本。 据中央电视台1月6日报道,由于中石油提供的赔偿金及时到位,赔偿工作进展顺利。 □马富才小档案 马富才,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拥有逾30年的经验 1990年2月至1996年12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下属的胜利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常务副局长、局长 1996年11月至1996年12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助理 1996年12月至1998年4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 1997年6月至1998年11月兼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 1998年4月起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 1999年11月起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