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锣密鼓的新一轮金融改革,新年伊始,便成为中国经济中最惹人注目的焦点。国务院决定,对国有独资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核心是要办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使试点银行成为资金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在中国改革进程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
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金融,其运转效率将直接影响着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与走向。尤其是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整个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正呈现出与日俱增的态势。有鉴于此,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企业就必须真正融入市场,共同应对国外金融巨头长驱压境的挑战。
从2002年开始,获准进入上海经营个人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纷纷成立理财中心,通过个人理财来抢夺优质客户这块诱人的蛋糕。渣打银行集团行政总裁戴维思直言不讳地表示,渣打银行在中国内地正式拓展个人银行业务。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渣打银行全面拓展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外资银行的举措,给中资银行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各家银行先后跟进,四大国有银行和大多数股份制银行纷纷推出了针对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服务,中国银行甚至开展了直接与外资银行争夺外汇业务领域的个人理财服务,而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已发展了35万多客户。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众多中资银行在强调快速出手应对竞争的同时,却忽略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诞生于发达国家的外资银行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资银行所面临的市场与需求,有着显著的差别。尽管中国经济一直迅速增长,但从GDP水平来看,美国人均约4万美元,日本人均约4万多美元,中国人均则只有1000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和美国、日本之间的人均GDP的差距是40倍。中资银行绝大多数都是储蓄客户,普通客户无太多财可理,高端客户自有赚钱良方,也无需他人指点理财。没有需求的服务,究竟能够支撑多久?!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极为悬殊的客户背景差异,导致舶来的银行洋服务和洋金融产品,在中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征兆。简单模仿、拷贝、复制国外银行经营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甚至不惜重金,请洋顾问公司研究和开发服务模式和产品,严重忽略对本土市场要求的潜心研究,其结果往往因其不能适销对路而半途而废。像众所周知的保险业的刻意推销、银行业的计时服务等等。粗略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资银行竞争手段和开发的金融产品几乎类似,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靠各种有奖促销手段,拉客户办信用卡,而这些信用卡虽然外在形式不同,但主要功能差异不大,基本都分为存取款、转账、查询、代发工资、代理收费、电话银行等项目。只要数一数每个都市人钱包中的一大堆信用卡,就知道,这些信用卡实际使用率有多高?过多地强化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而忽略银行靠储蓄和投资获利的本质功能及信用卡的信用功能,把信用卡简化成存储工具,终将导致大量的信用卡如同废卡。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市场发行的4.13亿张借记卡中,有82%属于“睡眠卡”。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金融业在探索中奋勇前行,对本土市场需求的重视也日益显现出来。2003年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中国人寿保险明确指出,非典属于疫病范畴,凡非典引起的保险事故,均予以赔偿。据统计,仅4月20日至5月20日,全国就有21个保险公司推出41种应对非典的保险新产品和服务。一时间,排队购买保险,成为抗击非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对国有独资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最终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是我国金融业一次全新的改革实践。为此,我们向国有改制银行和所有处于改革创新中的中资银行坦诚进言:多重视研究本土市场,多开发适应本土化需求的产品。产品胜于服务,市场胜于竞争!
本报评论员:田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