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突破2万亿 专家表示超常增长小心水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07日 07:4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孙雷 北京报道 元旦刚过,国家税务总局便传来消息,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税收收入突破2万亿元,共完成20450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加344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2%,增长20.3%,增长幅度也是多年以来的高位。 比照1992年,当时我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165亿元;而到了2003年,仅一年增收的部分,就已经超过10年前一年的收入总和。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金融学院安体富教授用的关键词是“超常增长”,1月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杂志社《税务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税收收入专家分析会”上,安教授这样评价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 “超常增长” 安教授从各方面的数据来佐证他的这一观点。一个是税收增长幅度,一个是产经系数,这两个数字在从1998年到2003年中都是GDP的平均增长率的两到三倍。同时,税收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是39.6%?税收占GDP的比重也以每年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增长到18.6%。 “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从增长速度、弹性系数,尤其从增量当中,税收拿得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到了40%。所以这是一个超常增长。”安体富教授归纳说。 税收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由经济增长、一次性政策调整和加强征收的“三因素论”做支撑的,而可税GDP比重提高对税收增长也起到有利影响。 对于税收20%的增长与GDP增长8.5%之间的差距,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司长吴新联指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税收的增幅也不会与经济总量(GDP)的增幅保持同比,因为税收的来源(税基)与GDP核算内容不是完全对应的。 在他看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和车辆购置税几方面的税收,跟经济有联系,但它是对局部经济含量的带动性作用,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就不是太密切。 另外一个拉动税收超GDP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海关代征进口税收,2003年进出口贸易净值对GDP是负拉动。这样一个差别拉动税收超GDP增长4.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何振一也指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般进口贸易是超高速发展,与GDP增长没有太大的关系,为税收收入超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同时他又分析认为,1994年建立起来的,符合国情的,优良的税制模式,以流转税为主体,为我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 税收增收的水分 “税收收入应当随着经济增长而‘水涨船高’,但经济增长是否含有水分?税收收入的水分又有多大?其中有无因某种考虑而“人为注水”的情况?有没有人为征收过头税的问题和财政返还空转的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税法专家张守文说。在他看来,税收收入的合法性,与上述的真实性是密切相关的。税收收入不真实,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我们税收增收这么多,这个从总体上或者说从主流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忽视税收包含的水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的倪红日主任同样提出了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她举了两个例子。今年海关进口税收增长达到47%以上,增长幅度在所有税收中是最高的。在看到这一点的同时不要忘记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实际上我们从2002年10月开始,有新的政策,对新增的进口设备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先征后返,而且分5年返还。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现在的一些税收要归还企业。 “在一些地区,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税收返还的情况,先征后返,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税收入库,但过一两个月或者转过年来又返还给地方,返还给纳税人了。所以,这一部分实际上不可能用在公共服务上,不能真正算作实实在在的税收收入。”倪红日研究员告诉记者。 税收快增拖缓税改?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副司长丛明分析,今后几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趋势将逐步放缓,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新一轮税制改革具有减税效应。增值税的转型、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解决欠退税问题和农村税费改革等几个方面的税制改革都会带来减税效应。 另一方面,海关税收增长幅度也将趋缓。2004年进口关税税率要进一步下调,关税增收的潜力不大。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进出口增长缓慢,外贸进出口增幅会逐步趋缓。 另外,国家对局部过热现象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些产品进口的势头。进口增长减缓后,进口环节税收入增长也会减缓。通货膨胀的因素也将会减缓税收收入的增长。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曙光教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对一味地把保证税收稳定、较快增长作为前提将可能对新一轮税改的冲击表示忧虑。 就2004年的税收工作来看,增值税转型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是两个重点。为了降低税制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关部门计划先从东北及一些重点扶持的行业试点,然后逐步推广。此次改革可能采取“逐步转型”的办法。 张曙光教授指出,这种办法虽然可以实施,但要注意区别对待可能造成新的扭曲。就以2003年而论,经济增长8.5%,而税收增长超过了20%,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比例。如果以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为前提,转型的过程必然拖得过长,甚至久拖不决。内外企业所得税并轨无法也不必逐步实施,只能一步到位,虽然二者的税率一降一升,总体变化不大,但所占比重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影响。考虑到减税后对内资企业的激励效应,也会进一步扩大税基,更应当抓紧实施。在他看来,现行的始终保证税收稳定、较快增长的税收收入原则恐怕不利于税制的转型。“有些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张曙光教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