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伟
振兴东北,是一个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东北三省在项目引进方面,既要重视“硬项目”,又要重视有助于协调发展的“软项目”,而且,某种程度上,“软项目”的引进显得更为重要和急迫。
日前在沈阳举办的中英(辽宁)项目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高层研讨会上,很多专家支持上述观点。研讨会的主办方是:英国国际发展署、辽宁省经贸委和辽宁省中英项目办公室。
据悉,中英(辽宁)国企重组与企业发展项目,是2000年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率团赴英争取到的。过去3年中,中英项目不仅在微观层面上传播了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技术,也从中观乃至宏观层面传播企业社会责任及健康、安全和环境等观念的作用。
据悉,该项目的实施载体,主要是英方专家指导的3个试点城市的9个项目机构。例如,鞍山BAC(华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机构,把扶持中小企业及大学生、下岗职工创业视为应尽的社会责任,先后为数十家中小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免费举办创业培训十多次,近千名失业人员参加并获益。
而沈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这个项目机构,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对困难群众的扶持。在全部433笔担保业务中,约42%的担保对象为女性,其服务的近半数企业是在其帮助下首次获得银行贷款的。
专家学者们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两者必须匹配,企业在这两方面都承担着相当的责任。在振兴东北的历史进程中,协调发展应该贯穿始终。
在中央支持东北振兴的100个项目中,辽宁获准建设的项目达52项,投资额达440多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2.5%。国际资质认证(IPMP)项目管理专家石明认为,辽宁之所以能在振兴东北的项目中占得“大头”,除了工业产业结构方面的优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辽宁在国家支持下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得到项目的企业能在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说明,一个地方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方向对经济发展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部部长李善也对记者表示,重振老工业基地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地方政府注重当前绩效的同时,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有意识地加大对“软项目”的吸引力度,也许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一条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