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使东北行引发“抽血”之争 引资与走资博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15日 07:21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章轲北京报道 等待了数月之后,12月4日,精明的“中国通”———英国驻华大使韩魁发终于踏上大连的土地,第一次握住了辽宁省省长薄熙来的手。 “英国具有令其他国家羡慕的保障外商直接投资的纪录———在全球每年流入欧洲的 “今天是英国大使请我们的企业去投资,有人来请和没人来请不一样。”在一旁的薄熙来打趣道:“我相信,我们的企业如果在英国遇到麻烦,韩大使会主动帮助的。”不过,作为一省之长,薄熙来显然更希望英国的企业到辽宁投资,话语中处处体现出辽宁的投资魅力。 “我有点搞不明白。”12月9日,大连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在电话中疑虑重重地问记者:“东北经济发展落后、贫血,眼下,中央和我们地方政府都在琢磨如何‘输血’、‘造血’。外国政府到这里来招商引资,不是在‘抽血’吗?会不会有优质的企业资源外流的问题?” “米字旗”摇遍大江南北 韩魁发及英国贸易投资总署高官们的此次东北行有着周密的计划。事前,英方便与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以及大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商定,联手举办“英国: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伙伴”大型招商研讨会,至少邀请100家大连的企业参会。会上,主要由英国投资总署的官员就在英投资事宜、投资环境和信息产业等进行详细介绍。这是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在东北进行的首次研讨会。 一次看似简单的招商活动,其实并不简单。由于英国驻华大使的到场,辽宁方面,省长薄熙来从沈阳正在召开的“东北振兴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抽身,飞车赶往大连。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和市长夏德仁也放下手中的工作,到会助阵;英国方面则几乎带来了与投资相关的所有专家。 “在现场,你可以明显感觉到英国人正以从未有过的热情,召唤着辽宁、大连企业家去英国投资。”一位当地媒体的记者颇有感触地说,英国驻华大使无疑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一个最卖力,也最具权威性的投资英国的“推销员”。 事实上,韩魁发欲在东北掀起的招商引资热潮,体现的正是英国政府当前的政务要点。今年10月27日,英国投资局、英国国际贸易局和英国国际贸易署合并,组建英国贸易投资总署。而英国投资局从1998年就在中国开展工作,已在北京、广州、重庆和香港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并在驻华大使馆、驻上海和广州的总领事馆派有全职的工作人员。 根据本报记者所掌握的信息,在短短的3年中,这些英国政府的招商人员自南向北,至少到过深圳、广州、厦门、上海、江苏、山东、四川等十几个省市,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颇显诚意的是,今年9月24日,英国政府在剑桥附近特地为中国企业量身订作了科技园区,以吸引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去发展。中英(曼城)科技园也正在筹划之中。明年还将在伦敦举办一个大型的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展览会,让参会的企业有机会寻找到更多的去英国投资的机会和商业伙伴。 “引资”与“走资”博弈 “英国正在成为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首选地。在过去的3年中,选择投资英国的中国机构及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中国已成为英国的第六大投资国(名列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法国之后)。”据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统计,联想集团、华为科技、中兴通讯和上海华显等22家中国公司在英国建立了分部,在英国投资的中国企业达到了250家,涉及金融、保险、运输、电信、计算机、化工、旅游等许多领域。而在3年前,只有50家。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招商引资,本来就是一件新鲜事,此次,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到亟待“输血”的东北引资,自然备受人们的关注。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重工业色彩最为浓厚的省份,因而也是振兴东北的关键。薄熙来历数当前的痛苦转变:300万人下岗,近500家企业倒闭,需要注销或低价出售的债务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哪怕只是维持正常运转,辽宁也必须在2007年之前每年创造70万个就业机会。 辽宁省对投资的需求已经难以用“渴望”来描述。据薄熙来透露,今后5年,辽宁将有数千家企业需要技术改造,要兴建3万公里的公路,兴建五大电厂,兴修四大水库,兴建大连国际机场,兴建沈阳地铁和大连轨道系统,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每一个项目的资金需求都是巨大的。 尽管大连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资金压力也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市长夏德仁说:“大连要成为‘一个中心、三大基地’,即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石油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及软件业基地。”可要做到这些,没钱,根本不行。 在国家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中,一组 数字凸显了大连的重要地位,也证明了眼下的大连资金严重匮乏:在国家发改委最近敲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批100个工业项目中,有52项落在了辽宁省,项目数超过一半,投资总额442.1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610亿元的72.5%;在辽宁14个城市中,落在大连的项目有17个之多,排在东北三省各市之首。 就在韩魁发造访大连的前一天,薄熙来向来自国内外的多名金融专家透露了辽宁省脱困“五项对策”,包括在发展中甩掉遗留包袱、引进外资激活民营经济、激活6000亿居民储蓄等,但只字没提鼓励辽宁的企业到海外投资这一话题。 “显然,政府还是希望在辽宁的资金,用于辽宁的经济发展,而不是外流。”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政府官员对记者说。 “走出去”也是一着棋 然而,从理论上讲,到海外投资,“走出去”是企业顺应全球化,开拓国际市场,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那么,鼓励企业“走出去”会不会也是“振兴东北”的一条重要战略举措呢? “改革发展到今天,大连的企业应该有更宽的视野。”当着英国贸易投资总署高官的面,薄熙来对大连的企业家们说,外商来投资对大连有好处,而大连企业到国外去投资,也能获得利益。企业到国外发展,到哪里去,选择什么时机,关键是看企业的投资能否获得最大的利润。“作为政府,我们鼓励企业到国外发展。”薄熙来肯定地说。 或许不需要政府的动员。一年前,大连汉枫集团将其在欧洲的总部设在了伦敦。据汉枫集团发展部谷杨副经理介绍:“依托国际市场,汉枫在国内最早引进北美及欧洲的各类新、奇、特花种、树种和观赏苗木。今年还在加拿大多伦多证交所上市。”近年来,大连企业“走出去”的冲动日趋强烈。截至今年10月,大连市在境外运营的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已达80家,总投资1.26亿美元,带动机电产品出口8592万美元。 “从经济规律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连市已经具备了系统资本输出的能力。”大连市外经贸局的一位官员表示,“走出去”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还应该在全市形成一种统一的认识和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