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末,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在河南古城孟州召开有关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国内金融的全国性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80余名学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央行一位高层谈到了国内金融改革的三项重点工作。
这位高层谈到,今年国内金融改革讲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进行。《决定》对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在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在加强监管和保持资本充足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国家给予适当政策支持。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
在健全金融调控机制方面,《决定》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改进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等因素对社会供求的影响。”
《决定》还就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财政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提出了要求。
因此,当前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健全金融调控机制。
(1)完善经济金融运行趋势监测指标体系,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根据经济金融运行规律准确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和趋势,及时采取预调和微调措施,不断改进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水平;
(2)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利率机制调控作用。我国将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逐步过渡到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存款利率将在条件成熟时实行上限管理,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向下浮动;
(3)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逐步放松外汇管制,改进现行结售汇制度,放宽企业和居民用汇限制,积极培育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4)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发展以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为主体的货币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改善社会融资结构,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5)建立健全中央银行与有关部门的合作机制,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力。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有赖于各监管当局的密切配合。人民银行将努力建立健全与财政部及银行、证券、保险等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政策协调机制。
第二,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多年来为支持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吸收了65%的居民储蓄,承担着全社会80%的支付结算服务,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6%。虽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状况仍然较差。到今年6月底,四家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20070亿元,不良贷款率22.2%。
大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主要是采取多种措施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通过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为上市创造条件。
第三,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政策,也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约束机制强、财务健康、监管到位、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形成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改变对新增邮政储蓄实行利差补贴政策,并结合邮政储蓄体制改革,逐步解决存量部分的利差补贴问题;参考其它国家实行的社区再投资法等做法,使有关金融机构从农村社区吸收资金中的一部分用于本社区;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等,分散农村信贷风险;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存款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地认识民间借贷的作用,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和金融产品。(We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