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评级引发震动 央行银监会酝酿国产“标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29日 13:1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韩瑞芸 北京报道 标准普尔公司的评级不光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引起震动,作为监管部门的中国银监会同样对之给予了高度关注。 反应空前的理由有二:其一,对内地银行业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已将触角伸向极致 虽然,此次对8家银行的信用评级仅以已公开的财务资料或公开信息作为分析依据,评级结果并不十分全面,但有银监会人士还是认为,作为国际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出具的信用等级报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相对公正的。 换言之,这确实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糟糕现状? 由于各商业银行既没有向评级公司申请信用等级,也未为此次评级提供任何内部材料,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们都不愿发表意见。多家银行的新闻发言人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表示要低调处理此事。 但前述银监会人士指出,报告显示,标普关注到了中国银行业的某些核心问题。同时,虽然标普是家商业化运作的公司,但无论其是否对所有银行一视同仁,有无歧视,评级结果都将在业内造成不小的震动。 巧合的是,标普报告显示,向少量大客户集中放贷的状况,在股份制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皆有此症状。而在此之前,有地方银监局官员在检查股份制银行时,亦就“贷长、贷大、贷垄断”的现象提出善意警告。 然而,仅仅建立在公开信息基础上的评级毕竟难免片面。如何寻找切合中国实际的评级体系,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一位研究人员称,我国一直都在寻求和建立一套有效的银行经营状况考评体系,央行与银监会都有人对此进行研究。这套体系有可能参照美、日等国流行的“骆驼评级法”(CAMEL),并将在不久之后公之于众。他还补充说,“我国有可能率先推出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监管评价体系。我们一直都在研究此事。” 在美、日等国,监管部门的评级方法只有五大类指标,即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lait)、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和流动性(Liquidit)。其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CAMEL”,正好与“骆驼”的英文单词相同,所以该评级方法被简称为“骆驼评级法”。 这与一些商业评级法有所不同,因为金融监管当局不需要对本国的主权资信及所有制进行评价,而商业性评级机构则认为这两项内容很重要。 对于银行的信用评级,商业性评级机构一般参照7大类指数,即经营环境、所有制及经营权、管理水平、营运价值、盈利能力、风险程度与风险管理、经济资本。在分析经济资本状况时,则主要对银行的法定资本水平、经济资本水平、经济资本与整体风险的相关性、银行盈利能力、发行新股的能力、内部资本分配情况等进行分析。 前述央行研究局研究人员称,对于将正式授予评级的公司,标准普尔都要派员与申请评级公司的管理层及政府官员进行会谈。在这些会谈中,评级公司收集进行信用评级所需的公共和独有信息,并了解公司的经营战略及政府的政策。分析员依据这些信息为评级委员会准备一份报告,由评级委员会来确定评级。 “这些商业性的评级行为,也有可能作为银监会对银行的考评要素之一。”他说。 这位研究人员还指出,即使我国有了自己的银行评价体系,仍需要利用商业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指导金融机构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在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监管部门一般也是这么做的。一旦银行商业性评级不够监管部门规定的等级,将有可能被要求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更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统,以及更高的市场准入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