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钱能买到什么?
对一个北京城里的人来说,它可以在八里桥买到约5公斤大米;对一个农民来说,它可以买到辽宁产的尿素约7公斤。
它仅相当于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247(当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
2476元),以及一个大学新生2002年学费的1/500(当年多数大学学费已达5000元)。
但这10元钱却是财政对农民每种一亩粮食的补贴。
按照近日江苏省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办法,丰县、灌南、宿豫、盱眙和阜宁这5个产粮大县的农民每种一亩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将得到10元补贴。江苏省希望这一做法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保证粮食安全”。
一亩地补10元,以一户家庭四口人、人均耕地一亩、每年两造计算,一户农民家庭一年可得80元。
那么,80元会否让一个在外打工的农民返回农村重新耕田呢?
“10块钱基本没什么用”
这笔补贴对农民到底有多大吸引力?记者问了问广东陆河县东坑镇的一位彭姓农户。彭先生家有一亩多田,因为“种田效益差”,5年前给了别人种,一家人现在靠开塑料品家庭作坊为生。
记者问他:“如果每亩田给你补贴10元钱一造,你是愿意回去种田还是继续在外面做点副业?”
“10块钱基本没有什么用啊,肯定是不够的。他要是给我也好,没有也是这样,我还是不愿意回去种。”
“那要是每亩给你补到100块钱呢?”
“那就很难说了,有点吸引力吧。”
“如果每亩补贴到500块钱,相当于你到珠三角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呢?”
“那我肯定愿意回去种粮食了。我不种田,那是因为一亩多田没什么收益,所以就给别人种了。”
彭先生告诉记者,村里像他这样把自己的田给别人种的情况很多,种田的人都不用交地租。“以前还帮我交农业税,最近两年连农业税也不替我交了,都是我自己交。”
为什么还有人愿意种田呢?
“那也是没办法,家里有小孩子,走不了,不然肯定是出去打工了。”
早些时候,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张红宇披露,全国农民收入17%来自劳务收入,而农民收入增长的41.8%依靠外出务工,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比较效益面前,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很自然地选择了离开耕地。
直补无异于杯水车薪
综合今年各方面的消息,把对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已成为必然。从今年夏粮收购开始,安徽全省以及河南、江西、吉林等省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直补”的试点工作。但是对农民补贴多少、如何补贴,仍然没有统一的方案。
记者粗粗算了一笔账。按广东省农业人口约5000万人、一人补贴10元、且直接补贴转移效率为100%计算,则财政需支出5亿元。
如按粮食种植面积计算,每亩补贴10元,则一共需补贴4.2亿元(2002年广东省粮食作物总计4211万亩),人均8.42元。
而当年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则为3912元。仅以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来计算,则每位农民需要补贴约2000元,假设直接补贴转移效率为100%,财政需要为此支出1000亿元,这是当年广东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实际完成数额的60%多(广东2002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21.08亿元)。
即便以令陆河彭先生“有点心动”的补贴100元标准计算,财政仍需支出50亿元。
无论是5亿元还是50亿元,对财政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对农民来说,却并不能对改善其生产、生活起到实质作用,期望通过这笔钱来使农民全力种植粮食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能否考虑全面取消农业税
省农业厅一位负责人也曾对记者表达过同样的忧虑,不论是以人头为标准进行直接补贴,还是以粮食种植面积为标准进行补贴,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农民群体这个基数来说,这笔钱恐怕都是杯水车薪。如何使农民增收,又不致于对财政造成太大负担,让农业补贴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仍需要细细考虑。
据广东省财政厅的监测,广东省今年7月全面铺开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民人均年负担税费从改革前的93.27元降为24.27元,减负率达到74%,部分地区的减负比例更高。从广东省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方案来看,目前农民负担中主体部分便是农业税,以此来推算,即便全部取消农民所负担的税费,其总额应在12亿元上下;而以广东在税费改革前每年征收农业税7.7亿元的标准来看,事实上取消农业税后财政税收减少不会超过7.7亿元这个数字。这个数字并不太大。记者在采访中也不断听到这样的声音: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最为直接的办法也许可以是全部取消农业税。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此前在广东调研时曾透露,农业税在今年已下调的基础上将逐年降低(详见本报11月7日报道)。从各方面消息来看,明年降低农业税的可能性极大,而全面取消农业税也已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
考虑到我国农业税征收过程中所付出的庞大成本,取消农业税不仅可以给农民带来直接的好处,激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还可以为财政节省一大笔征收成本开支,同时亦可以缓解由于征收农业税而造成的地方干群紧张关系。
本报记者王晖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