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在沪表露“香港人民币流通中心”雄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27日 08:46 新闻晨报 | ||
昨天,人称“香港财爷”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现身上海。在唐英年出席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的联合MBA项目毕业典礼的间隙,记者对唐英年进行了采访。 唐英年出任“财爷”这一角色不到4个月,香港经济即告复苏。唐英年说他很喜欢上海,“和香港一样,上海也是一座让人激动的城市”。 晨报记者:董建华上周宣布,香港银行将自明年元旦前后获准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香港因此成为人民币流通中心,对此你作何评价? 唐英年:此前,中央政府还从来没允许在境外开办人民币业务,香港设立人民币流通中心,意义重大。 这一新政的关键在于给香港大量的人民币提供了一个正常的回流渠道,让国家更方便地监管境外人民币流动,同时打击洗黑钱这一违法行为。 晨报记者:有人说,香港银行明年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表明香港向人民币离岸中心又迈近了一步,作为财政司司长,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唐英年:我们现在不谈“离岸”,我们希望能“循序渐进”。第一步是先做好个人人民币业务,我们最近正为此挑选结算银行。 这里我想补充一点,人民币流通中心在港成立对整个亚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除了香港,内地居民还经常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旅游,而这些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正常的、合法的人民币回流渠道,因此香港以后可以成为这一区域的人民币回流平台。 晨报记者:我注意到香港10月份的失业率已降至3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而世界投行高盛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也都调高了香港今年的 GDP增长率预期,这些情况是否能说明,香港经济已开始复苏? 唐英年:今年香港失业率最高曾达到过8.7%,10月份的数字已降到8%。我个人认为,有一点失业率是正常的。至于香港的GDP,今年预测增幅达3%,去年是2.3%。预测未来5年内,香港的年均GDP增长率将保持在3.5%左右。 晨报记者:你上任香港财政司司长3个多月来,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唐英年:上任3个多月,经济问题比较大。在经济改革过程当中,有很多体制上的挑战。比如转向知识型经济,这对经验和培训的要求都很高,而我们在这些方面都还做得不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香港经济定位还是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香港在金融业方面一直做得不错,金融还是香港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 目前,香港的旅游业还有些困难。香港的旅游业其实和上海很相像,主要以购物和文化为主。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要把香港做成旅游中心,而不是单纯建个像埃及金字塔这样的旅游景点。 晨报记者:你对于今年6月底签署的《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简称C EPA协议)以及沪港两地间的合作有何评价? 唐英年:全球经济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竞争越来越激烈。上海和香港在这一进程中不仅仅应该领先一步,而更应该领先两步甚至三步。“这场游戏”将变得越来越有挑战。 香港有很多银行到上海浦东进行投资,上海也有很多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很多银行通过C EPA协议来投资内地,促进内地金融业的发展。这是一个令人感到骄傲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