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安全堪忧 “煤变油”计划非应急反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23日 10:12 北京青年报 | ||
俄罗斯“首富”、尤科思石油公司董事长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事件,因对“安大线”石油管道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而被中国舆论予以高度关注。虽然在此之前,由于日本政府的强力介入,酝酿多年的“安大线”已经出现诸多变数,但霍多尔科夫斯基事件还是在其进程中又投下了一重阴影。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有关“安大线”的提问时表示,“相信双方都会信守已经作出的有关承诺”,似乎表明“安大线”工程尚未定局,各方仍将继续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各种努力。但无论“安大线”的最终命运如何,围绕这一事件出现的 在这一背景下解读最近披露的一系列相关信息,当对中国能源尤其是石油战略的规划、调整,有更深入的理解。仅在11月中下旬这短短的时间内,国内多家媒体便集中发布了如下信息:首先是国际能源署表示,将与中国密切合作,以帮助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初期将建立相当于20至30天国内消耗量的石油储备,此后则逐步达到相当于90天的消耗量;同时,国家发改委宣布将成立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保障能源安全,既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受到世界瞩目。该负责人同时表示,我国将长期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把煤炭作为主体能源,这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而在此后的一两天内,国内各主要媒体纷纷引述新华社消息,报道我国将大力发展“煤变油”技术,以加强我国的石油安全。 以国家石油战略规划这类重大决策所需的过程推断,上述一系列消息显然不应该是就“安大线”问题所做出的应急反应。但围绕“安大线”出现的反复和波折,显然又是我国石油战略问题得以凸显的重要诱因。中国国内日益增加的石油消耗,国内石油储量下降、产量徘徊,国际能源战略格局的最新变化,及在东亚地区围绕石油能源进行的各方竞争,都为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提出新的课题,中国的石油战略必须因应变化,做出调整。 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已达到2.41亿吨,其中国内产量1.67亿吨,净进口量达到8360万吨,所占比例已经超过34%。而到2005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2.9亿吨左右,将有可能超过日本的需求量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到那时,我国石油产量预计将不会有大幅度提高,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 而与此同时,国际石油战略格局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占领了世界第二大储油国。尽管目前美国在伊频繁遭袭,有焦头烂额之态,并因此而开始调整对伊策略,但美国控制伊拉克的战略意图决不会发生变化,石油战略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虽然短期内美国还无法或者也不需要从伊拉克直接获得石油供给,但它却已经在战略上更加结实地握住了中东乃至世界石油市场的“阀门”,石油战略将成为美国政治战略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而在远东方面,输油管道的线路之争,其实质当然也是石油战略之争。有专家经过计算指出,即使最终日本极力主张的“安纳线”上马,中国所能获得的石油供应量和价格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在国际政治战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石油战略角度考量,由“安大”到“安纳”之间的线路之争、之变,就绝非一笔经济账那么简单。 中国正在日益崛起,正在逐步以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和身份,出现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并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对这样一个后发然而势头强劲的国家,各种制衡、限制、挑战,是必然出现也必须面对的基本考验。石油战略是各种战略手段之一种,中国当然必须认真而又智慧地应对,并充分考虑到国际关系中各种常态或非常态情况下的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 “煤变油”技术在国际上虽然已经成熟,但在中国的应用则尚未正式起步。按照目前规划,到2008年一期工程全部建成,产量可达500万吨,二期工程后,总产量可达到1000万吨。这样的生产能力与同期石油总消耗量相比并不足道,因此若仅从经济角度考虑,此类消息并不值得重视。但在国家石油战略发展中,“煤变油”的可能性和最终的实现,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