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何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10日 08:12 经济观察报

  张永/文

  9月4日发布的《2003年全球投资报告》指出中国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527亿美元,位于世界首位。这诚然是其它发展中国家关切的热点,但人们对1990年代以来起步的中国对外投资也日益关注。对中国的长期国际竞争力而言,有效率的高附加值的中资公司海外扩张既具有标志性意义也是基本的驱动力。尽管这一过程还相当漫长,有远见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政
府引导政策可以促进其稳定而又迅速的进程。

  投资何方

  由于商业部与外管局都不拥有海外投资的国别数据,我们只能根据引资国的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

  毫不令人意外的是,香港是大陆直接投资的主要去向。自1998年起,香港从大陆吸收的直接投资每年都超过了25亿美元,2001年将近50亿美元。这与港资进一步投资大陆的过程共同体现了香港回归后双方经济的迅速一体化。

  德国、美国与新加坡也是中资公司的重要投资去向。在2001年,中资公司在这三个国家分别投资了1.9亿美元、0.98亿美元和1.2亿美元。为什么中资公司垂青这三个国家?这首先反映了中国与这三个国家多年来较为深厚的经贸、语言、文化渊源。其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促使中资公司投资这些国家以促进进出口尤其是出口市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资公司在其它发达国家的投资还只是刚刚开始,但基本的动因也日益相似。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投资与贸易伙伴,但中方在日本的直接投资到2001年还不到100万美元。该数据也许还值得推敲,但中国在日本的投资实在是少得可怜。原因何在?历史文化的障碍与日本经济对外资流入的壁垒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还相当有限,总和也不超过一亿美元。其动机主要是出于拓展市场与利用自然资源。1990年代后期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尤其是机电产品,更进一步推动中资公司移师海外,拓展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市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中国在越南的投资增长迅猛,到2001年,中方投资已由1998年的1700万美元增至2400万美元。

  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投资集中在非洲和柬埔寨,其份额也还非常小。其目标一方面是为了利用比中国更为低廉的成本,一方面是为了利用贸易配额减免。

  综上所述,中国外资输出的主要去向是香港、德国、美国和新加坡,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市场、技术与品牌。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资源和成本的原因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前外经贸部(现商务部)2000年的一份研究表明:中资公司海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拓展市场,引资国影响其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优惠政策和较小的投资规模,而优先的投资地区依次是非洲、东南亚与拉美,这与我们实际观察的数据有所出入,可能反映了该研究样本的因素。就中方投资的行业分布而言,目前尚无系统的统计数据,但是我们可以从进行海外扩张的中资公司的构成瞥见一斑。

  投资主力

  就可观察的数据而言,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其它的公司涵盖了石油、贸易、钢铁、建筑、冰箱空调生产以及通讯设备行业。这些行业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行业,自然也成为中资公司海外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陆对香港的投资主要包含了金融、保险与房地产,这是由于香港经济的特殊结构以及双方经济在这些领域的深厚依存关系。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均还不及前五名公司的十分之一。

  有趣的是,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银行与通讯服务公司跻身于“财富全球500强”之列,但它们在海外的资产还相当有限。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在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方面相对薄弱。中国国内巨大的市场使其拥有可观的收益与资产,但其国际竞争力本身及其潜力还不足以使其进入竞争激烈、准入壁垒高的国际金融与电信服务市场。

  关于中小企业的数据相当有限,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观的观察发现其海外投资的迅速发展。不管是在法国,还是在巴西,也不管是在匈牙利,还是博茨瓦那,人们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本地生产的中国货,从日常用品到工艺品,从纺织品到机电产品。尽管由于资本管制等外部条件的制约,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全球各地辛勤耕耘、寻找商机。它们在规模上还远不及大型企业,但是能在艰难的条件下生存发展,表明了其对市场的把握和经营的效率。日后也必将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重道远

  尽管中资公司的海外扩张日渐显著,但是无论是其规模还是行业构成都还相当有限。如果去除投向香港的资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将会下降2/3。就行业而言,海外投资主要也是限于运输、建筑、石油、钢铁、通讯设备等少数几个行业。更重要的是,即便与出口相比,中资公司在海外市场投资的市场份额与品牌还远不尽人意。就发达国家而言,大部分投资还没有达到在当地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的境地,一些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如海尔、TCL王牌彩电等在欧美几乎见不着。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生产成本还相差甚远,在中国生产再出口至这些市场比在这些市场投资建厂更为有利。同时,品质差距与营销网络的欠缺是更基本的原因。

  为什么扩大海外投资在中国入关后日显重要呢?首先,入关给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作为关贸组织的成员国,中国在工业化国家的市场准入方面面临的壁垒将减弱,国民待遇将更具稳定性;其次,中国入关的承诺包含进一步开放市场与施予外资公司国民待遇,中国企业为进一步有效与外资公司竞争,需要逐渐熟悉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与运作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可以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高比较优势的广度与深度;再次,中国企业面临相对扭曲的国内市场环境,这一方面由于给外资公司的种种优惠条件而导致,另一方面又由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差别待遇而衍生,在海外投资尤其是在工业化国家投资既可以给企业运作创造市场基础上的竞争环境,又有助于促进入关后中长期国内的“外资退减战略”与“内资推进战略”。最后,中国的入关发生在供给超过需求而产品与服务附加值相对低下的经济结构急待变迁之时,有效的海外投资对于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包括人力、技术、品牌、市场网络、能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提高中国商品的内含与附加值、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20年来,引进外资成为中国体制外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外资公司以高效率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对国内经济的扭曲。入关后伴随着进一步的市场开放与投资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中国在中长期内将有必要采取“外资退却战略”与“内资推进战略”以鼓励本国企业家的迅速成长。与其相配套并彼此推动的是中国对外投资。中资公司的海外扩张的具体进程还不明朗,也许比引进外资更为曲折,但一国的长期竞争力取决于本国企业的创新精神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的企业家已走出国门,当他们创造出几十种国际品牌时,那也便是中国改革最终成功之际。

  (作者工作单位: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文中的分析与结论均为作者个人所有,不代表其所在机构的观点。)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网络调查赢取丰厚大奖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新概念,英语学的阶梯 英语口语速成新攻略 任汝芬领衔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体验缠绵中的滋味
回味激情后的温柔
非常笑话
非常心情加油站
让你越看越过瘾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家饰品店年利几十万
中医根治乙肝获新突破
人员流动,客户永存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陕西群英大“惠”萃!
东北投资沃土!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