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治不良贷款顽疾 专家认为制度缺陷是根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04日 15:25 中国经济时报 |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10月31日宣布,银监会近日已要求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从五个方面入手,继续努力降低不良贷款:加大呆账核销和不良资产清收力度;控制不良贷款反弹;严格控制新增贷款质量,正确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根据风险状况适当调整信贷结构;对发生不良贷款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要制定专门的清收核销计划;积极探索新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 金融专家评述,此举意味着银监会先从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入手,将再次强攻银行不良贷款这个顽疾。 银监会视化解不良贷款为工作重点 早在中国银监会成立伊始,主席刘明康就明确表示银监会鼓励、支持、促进银行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据官方的统计,截至2003年6月底,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虽减少了934亿元,下降了3.51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余额尚有2.54万亿元,仍占全部贷款的19.6%,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比为22.19%,政策性银行占比为18.61%,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为9.34%。 而按照中国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境内机构截至9月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4.8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888.76亿元。 不良贷款降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今年以来有些商业银行靠多发放贷款以降低不良贷款占比,带有稀释的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专家说,按照当初央行的要求,在入世后的几年内要力争把不良贷款比例降低到10%以下,现在看来这项任务还甚为艰巨。 不良贷款顽疾是表象制度缺陷是根本原因 中国农业银行研究部兼体改办公室原主任郑良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金融机构产生不良贷款的一些现象及原因: 金融机构之间盲目无序竞争,争先恐后向“知名企业”——所谓优良客户贷款,致使“知名企业”优良客户多头开户、多头贷款,其存款随时搬家。一些银行对优良客户又不敢去严格管理、严格审查其经营财务状况,生怕它跑了。结果一些大企业集团因经营不善倒闭,导致大量贷款变成呆帐。“蓝田股份”即是一个典型案例,曾有十家金融机构争相为其贷款。 商业银行偏好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敢于为其贷款,以为其贷款风险小。但而今来看,银行对基础设施的中长期贷款存在很大风险。最近几年建的38个支线机场,其中37个已累计亏损达15.7亿元。以四川绵阳机场为例,地方和国债投资4亿多元,银行贷款达3亿多元,机场不仅经营亏损,还有2亿多元机场设备闲置在那里。一些地方建成的高速公路也有亏损现象。 一些金融机构仍存在重贷款营销轻贷款管理,配备的前台客户营销人员多、贷后管理人员少,贷后管理工作薄弱、贷后管理责任制不落实,未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造成新的不良贷款。 信贷项目可行性评估难。一些企业惯于造假账,难以掌握其真实的历史数据,银行与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影响贷款决策的准确性。有时银行刚刚对企业发放了贷款,企业就重组,或产业政策发生了变化,导致贷款发生风险。 传统的经济体制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必然增加的因素仍然存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还是政府主导型,从今年出现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因来看,仍是政府主导带来的又一轮过热。 自十六大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目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主题公园”遍地开花,不论南方北方还是中西部地区都以建高楼大厦、广场喷泉为荣,地铁热、公路热、机场热、汽车热、房地产热难以降温,工业“五小”又有抬头之势。在政府主导下,各地都要大干快上奔小康,导致信贷过快过猛增长。 郑良芳说,2003年上半年贷款猛增17863亿元,已接近2002年全年增加贷款18475亿元。这种形式的贷款额迅速增长肯定会有风险,会助长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结果会给金融机构造成大量不良贷款,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一些金融专家认为,金融机构内部信贷决策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也是导致银行发生贷款风险的重要原因。综观一些巨额贷款损失案件,必有银行内部人员的里应外合,这表明有些银行的内控机制存有缺陷和漏洞。(文/杨明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