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各司局人事变动 中国货币政策或存变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04日 13:49 证券市场周刊 | ||
证券市场周刊/陈玉洁 10月27日,央行公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此前一周,央行还对包括货币政策司在内的各司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央行人事变动以及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的信息,让人难免不对货币政策可能发生的变数产生联想。 贷款增长得到控制的潜台词 上周本刊封面文章《货币政策摇曳股市》历数了逐渐趋紧的货币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认为对于货币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混乱了资本市场的预期,资本市场未来的资金面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关系密切。因此,关注货币政策可能存在的变数以及未来动向就是不得不做的功课。 前一段时间,市场普遍担心如果抡起准备金大棒仍然不能控制货币供应与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央行将出台更加严厉的紧缩措施。从现在来看,这种担心似乎已经不存在了。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认为“总体来看,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趋势开始得到控制”。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狭义货币M1余额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6.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同比多增加1.3万亿元。其中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6905亿元,比二季度少增2823亿元。人民币利率、汇率保持基本稳定,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虽然央行仍然没有给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但是如果按照三季度央行的调控政策,三季度贷款少增3000亿元算,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大约3.1万亿,基本符合央行的目标。 从这一点分析,央行认为已经初步控制了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局面,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不会出台进一步紧缩的措施。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已经很紧张的资金面虽然不可能好转,但至少不会因为央行的下一步措施雪上加霜。 且看央行新人出招 9月30日,央行“三定”方案公布以后,市场人士都在猜测央行新的职能司局的掌门人,现在谜底终于揭开:易纲出任货币政策司司长,谢平出任刚组建的金融稳定局局长,原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出任征信管理局局长,原上海分行副行长凌涛出任反洗钱工作局局长。学者型行长周小川让整个央行的决策机构都有了学者的味道。 精通计量经济学、金融理论与操作的易纲是个不折不扣的“海归”。在美国十余年的留学生涯,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西方宏观经济学功底,而回国十余年的潜心调查研究,以及7年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工作经历,又让他对中国国情有了充分的了解。 在8月举行的一场房地产征信论坛上,易纲表示中央银行的首要政策就是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保持持续增长。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主要是通货膨胀,仅仅盯着CPI衡量的通货膨胀还不够,还要关注资产价格。 易纲还认为,完善货币政策改革利率体制和汇率体制是两个关键环节。由于目前全国物价持续走低,经多次降息后,总体利率水平不高,可制定实施5年内利率全面市场化的战略步骤。中央银行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可以采取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再放开贷款利率,最后放开存款利率的顺序。对于汇率制度,可采取“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宽入严出”的方针,比如先放宽长期资本流出入的管制,再放宽短期资本流出入的管制;先放开对直接投资的管制,再放开对间接投资的管制;先放开对境外筹资的管制,再放开对非居民境内筹资的管制;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再放开对非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的管制等。 对于谢平,许多市场人士也是耳熟能详,经常出现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上的谢平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者。同样拥有博士学位的他一直在央行的实际工作中摸爬滚打。作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责任重大。而如何实现在诸多体制困扰下,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金融领域的良性互动,是谢平面临的最大难题。而时下最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是银行与证券市场的悖论。金融体系的稳定当然也包括证券市场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