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一日电(记者赵胜玉)第三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今天在此间结束。会议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的中外专家认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转变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非常正确。
与会专家认为,应鼓励中小型企业广泛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要重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善于用市场机制淘汰竞争力低、污染严重的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重视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根据中国国情,建议将实施以煤气化多联产为主的煤炭现代化利用作为国家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选择。
培育并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强法规建设,打破地方保护,鼓励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重视环保服务业的发展。
专家指出,要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重视银行信贷、发行市政债券等融资渠道。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融资政策,建立风险基金,重点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污染防治。
要加强跨领域的政策协调,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政策、规划和实施重点工程建设时,要加强协调合作,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促进协调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培训,加大信息透明度,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建立公众监督和参与环保机制。
据悉,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全体委员和专家,在听取“国和会”专家提出的建议后,他表示,中国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国合会”成立于一九九二年,十年来,“国合会”专家工作组(课题组)结合中国国情,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建议,并向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员、学术界以及公众传播了环境与发展领域的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据了解,明年“国合会”初步确定的主题为“农业、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