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自97年来首次全面上扬 专家称短缺期将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27日 17:43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 10月27日电中国经济时报报道说,从国庆后开始,中国粮、油、肉、蛋价格全面上涨,而这条“生物链”的源头都在粮食,这一下子让习惯了在通货紧缩状态下生活的中国居民感到不适应。 报道称,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粮食市场化论坛上,专家提醒,这是进入新的粮食短缺期前夕的一个信号,中国粮食市场的拐点可能在2005年前后到来。 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10月16日-19日,中国主产区小麦价格突然强劲上涨,平均涨幅40-80元/吨,其中小麦大省河南由1020元-1120元每吨涨至1090-1120元每吨,甚至更高;与此同时,玉米价格出现反季节性上调,华北地区同比价位上涨80-120元每吨;而在安徽省,油菜籽和水稻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0%和10%左右。 粮食的涨价,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价格上涨。如此短期内农产品价格的大面积上涨,是中国1997年来的第一次。 粮价的背后是供求关系的转变。粮食专家、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经谋在论坛上介绍,中国粮食产量在1998年达到51229.5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粮食价格也步入长期低迷。从1999年开始逐年减产,到2001年,累计减产5965万吨。今年更是出现了中国三大谷物同时减产的局面。入秋以来水灾严重,导致北方很多地方小麦播种受到较大影响。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可能跌破4.5亿吨。 “新的短缺期可能很快到来,2005年前后可能会出现拐点。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也有可能提前到来。”李经谋说。 报道说,李经谋分析了造成粮食短缺的原因。一是粮食生产周期。二是粮食供给能力受抑制。 与此同时,中国的粮食需求水平却呈刚性增长。“这是由于中国总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以及饲料用粮的不断增加等原因决定的。”李经谋分析说。 报道称,这次粮油涨价时,各地迅速采取了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如山西省物价局日前启动了粮油副食品价格每日报告制度,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建立了价格应急反应机制,把价格波动和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由于新形势下粮食短缺与以前的体制背景、市场发育情况迥然不同,李经谋认为,现实的方法是积极构建现代化粮食市场体系,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市场问题。“通过市场机制,运用价格杠杆,推动社会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把粮食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环节,并运用粮食市场对各种信号的发音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华中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