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报告: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上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21日 08:23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 张志勇 李爱明 杨联民 编者按:在中国经济的一盘棋中,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两颗最为重要的棋子,动一子而满盘活,这两个地区也成为国际商业界关注的焦点。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群的产业布局和城市间的商业往来,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城市功能的协调互补可以降低区域间贸易的交易成本,可以使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可以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两个商业 我们的记者力图讲述一个真实的长三角,力图把他们和当地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带给我们的读者,因为长三角是中国的长三角。 引子 2003,是什么热了长三角? 来自两省一市普遍认同的是,热在引资和投资上,热在以路桥为代表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上,热在区域经济互动的宣言和行动上。从资料显示来看,今年上半年15个城市到位外资为1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0.7%,占全国同期吸引外资的4成多,全国引资成效居前的城市,几乎都在长三角。15个城市完成固定资本投资达4537.6亿元,同比增长47.4%,增幅最大的城市达到88.9%。以上海为圆心,其它14个市都坐落在300公里半径内,高速铁路均可在1小时左右到达,建成和在建的24条快速路,连接长三角各城市,其中通向上海的快速通道达到9条,仅苏州交通设施投资计划就高达200亿元。 9月下旬,我们从上海到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再从南京到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坐火车、乘大巴、打的,穿梭在长江三角洲。无论是站在金茂大厦88层上眺望浦江两岸,还是走马观花地转一转苏州市的工业园,无论是在六朝古都的南京感叹绿树成荫,还是信步在杭州的西子湖畔,随处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城市张力,历久弥浓,长三角到处都洋溢着一股生机和活力。 有人这样评说,今日长三角热,是资本先于概念,市场先于舆论,企业先于政府。 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入世以来,“双赢”的理念在校正着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政作为,“全球化”在影响着“诸侯经济”。同时我们还看到,长三角可称得上是中国市场经济最活跃区域。加上上海在去年底赢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都无形中激活了长三角地区联动的欲望。在这些动因中,珠三角、京三角、东三角等区域经济概念也不断升温,这都给长三角热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元素”。 而在长江三角洲中,最耀眼的、最令人瞩目的、担当龙头地位的,就是上海。 上海,这个曾经有“东方巴黎”之称的远东城市,在改革开放25年来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13年来,再度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充满神奇魅力并且蕴藏着无穷活力的地方。《福布斯》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范鲁贤(R u sseII FIann e rY)是这样评价上海的:上海正像一部“商业发电厂”。今天的上海正处于“黄金时代”,在这里能感受到一种奋进、前行的姿态。 今日的上海以她再度的繁华和梦想征服和感染着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人。正是有了上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了实践的哲学诠释。上海去年的GDP达到了5000亿,而当年全国总的GDP是10万亿,上海占了其中的5%,上海人均GDP在国内也是最高的。应该说今日的上海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上海在东部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更加凸现。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上海不能不说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任务艰巨而光荣。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上海的发展寄予厚望。上海如何能够继续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再创辉煌?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中如何率先发展,发挥龙头作用,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说的更明确:“上海要实现的是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7000美元的跨越”。这对上海来说,既是机遇又是全新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面临着更加国际化的转型,而今的上海不应沉浸在“沾沾自喜”的赞美声中,上海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和经济的拐点处。 拐点,充满着变数,充满着排它性,也充满着更大的想象、梦想和希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13年的努力,赢得今日巨变的上海人带着这种巨变的自信心的提升去预示一个理想乐观的未来。但上海毕竟不只是上海人的上海,她应是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她应是中国的上海,她应是全世界的上海,“海上中国”之上海。 我们正是把上海放在这样一个背景和前提下,来观察上海的,探询上海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上海。 上篇 透过表象的迷惑 东方明珠塔和曾是亚洲第一高楼的金茂大厦无疑已成为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最能体现上海的标志性的建筑。每天来这里观光的人不知有多少———无论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都会因它的巨大变化而感叹。这一巨大变化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就是上海的高楼大厦。 据最新统计,上海目前有16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就有4000多幢。有专家说,上海的高楼大厦在全世界的城市中都是排在第一位的。面对眼前这些数不清的高楼大厦,给人的第一感受是:上海在中国可称得上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但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和有多少高楼大厦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从某种角度来看,上海的高层建筑不能不说是一种表象。在这些高层建筑中,能完全辨别出是上海的建筑又有几幢呢?难怪中国房地产界领军人物之一的现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裁卢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无不感慨地说:“各地来上海学习的,千万不要学上海建高楼大厦。” 除了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令人感叹外,上海的高架桥亦可以让每一个外来人感到上海的气魄。但是又有谁知道,紧临高架桥边上的高楼里面的人是多么的烦恼? 但与此同时,与人们的感叹声相左的另一种声音也不容忽视。一位从北方来的人是这样描绘上海的:上海是一座用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面对着“水泥森林”,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来说,人变得是那么的渺小,是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把所有的人都吞没了,人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不会激发创造力,这不应该是上海。 有学者说:“上海的高层建筑正在逐渐的失去自我,在逐渐丧失地方特色。”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弊端,已越来越显现出来,这使得上海政府日前不得不做出限高的指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是这样评说的:这种弊端的产生同样是来自于开发商的商业利益和急功近利的商业操作,片面地追求建筑的向南特征,使得建筑在总体上显得“畸形”。 记者在采访中从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摆脱“水泥森林”的阴影,首次把绿化列为“一号工程”,公共绿地面积从过去的“一张报”,变成了“一间房”。据数字显示,到今年9月底,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9平方米,绿地覆盖率35%,延中绿地、华山绿地、太平桥绿地等,确实让人感到上海是没少花钱,但仍让人感到是那么不舒服,有“城市空心化”的苗头。房地产商也转向拿绿地来吸引住户,但大片绿地的出现,又让人感到是在郊区一样,城市的味道又淡了。 据说,目前在中国至少有43个城市提出要建成“国际化都市”,而在长三角也不止上海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建国际化大都市,显然是要把城市做为一个品牌来推的,但城市品牌的营销绝不是盲目的建高楼大厦和绿化,如果是这么简单,香港是不会花900万美元请专家来规划的。 在上海市政府的边上有座很漂亮的建筑,里面有上海的城市规划,可供人参观。但一位留法的博士对记者说:上海的城市建设,说到底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但要说上海人没有文化,哪个人会相信和承认呢?但上海走的就是美日建筑的老路子,没有属于上海自己的建筑文化。 透过一些表象的迷惑,上海的建筑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后现代主义摩天大楼群。一位西方学者说:“建筑,对我们生活时代而言是对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然而面对今日上海的建筑,上海人是深深的被摩天大楼所带来的“重压”感到不适,上海已到了站在更现代的文化思维上来重新思量自己城市的时候了。最近在上海的地产界,有人提出“新文化地产”的思想,迅速得到广泛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上海人对最能表现上海的直接产物———建筑的冷思考。 “不对称”的究竟 客观的说,上海建筑高度和密度的弊端,时下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其后遗症随着这个城市的发展将会逐渐显现。眼下最直接的就是城市的沉降。 上海的房地产可以说是近十年来发展最迅猛的,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看好上海的市场。据了解,上海每年固定资产的投资都在2000亿元以上,而且已连续6年。上海去年住宅投资为560亿元,今年将在580亿元以上。这样一个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始终成为一些行家关注的话题,有人说,上海的房地产看不懂。不久前在上海刚刚结束的《福布斯》论坛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很乐观的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更多的泡沫。” 据上海房地产界的权威人士介绍: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将实现“三个两千万”,完成2000万平米住宅,二手房交易2000万平米,即将完成的2000万平米。二手房的均价已达到每平米5000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市场。 当记者问及是否有泡沫时,这位权威人士说:上海的房地产确实没有泡沫,但如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的话,只有局部结构性的泡沫,如郊外的别墅,市区没泡沫。 在对一些房地产商的采访中,他们几乎都有这样一个共同判断: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相当的保守,但发展的又很快。 一面是保守,一面是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为什么会如此的不对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要把市内170万人口迁到市郊去,这显然就给房地产带来很大的空间,但上海市政府对市区住宅的开发又控制的很严格,同时还提出城市化要由现在的68%达到85%的目标。这又显得不对称。 据了解,目前在上海的台籍人口大约有40多万人,同时大量的外商在不断的进入上海。因此很多房地产商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会持续很久,同时,世博会的概念更令房地产商心有成竹。上海市市长韩正也在公开场合说:“在上海没有房地产的,可以听我一句劝告,投资房地产绝对是高回报的。” 在上海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这使得浦东有段时间到了晚上成了一个空城,可上海市政府取消了过往浦东的路桥费后,浦东的房价马上就涨上去了。难怪有人说,通过这么一件事,就可以解惑很多的看不懂。那就是上海既有“看不见的手”,同时也有“看得见的手”。 凡是去过浦东的人,都为坐落在那里的具有上海现代化标志性的建筑而兴奋不已,被精神分析学家释为具有“阳具崇拜”内涵的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塔,无不释放着阳刚之气,这和阴性的上海形成又一种不对称。两年前,很多人还在抱怨浦东没人气,而今世纪大道上的车辆开始多了起来,陆家嘴金融中心在逐渐的形成,由市中心人民广场乘二号线地铁去陆家嘴也就十几分钟,浦东也繁荣了很多,很多人都说这完全是上海政府的力量。显然不是政府单单的取消了路桥费就解决了浦东所有的问题,“政府无形中在左右着很多市场,金融中心的形成就是政府强力主导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位职员这样对记者说。显然他指的是在设址上。 在上海,无论是房地产,还是金融等其它业态,“市场”是“得天独厚”的,市场的繁荣本应与活跃的市场相对应,是市场的力量在决定着市场,然而上海的繁荣更得益于政府的力量。 今日上海巨变,很多人得到的判断都是,上海有个强势的政府,更有人说,在很多情况下,在上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应该说资本对市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浦东3000多亿美元的投入中,来自于国有资本的投入大约占到近2/3,这就形成了政府对资金流向的控制,国有资本掌握在政府的手中,这也就不难得出上海强势政府的成因。看似存在众多的不对称,但在强势政府下的上海,市场并没有失灵,资本仍是大量的涌入上海。也有一种说法,市场选择是低效的,而强势政府的作为可能拥有极高的效率。 有人说,上海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但很奇怪,虽然上海的政府就像一个大公司,却不影响这里的发展,只是政府控制的资源过多,影响了民间中小企业的发展。 上海政府的强势确实“缔造”了上海的昨天,但在面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呼声中,强势政府、集权体系不能不说面对着重新的选择。 动力源的失衡 早在10年前,本报就以《上海货,你怎么了?》为题,从一个“点”,从一个相对能让上海人接受的角度,对上海进行了梳理。曾有着“金字招牌”的上海货,而今更是每况愈下。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曾有着让全国人民如数家珍的上海货,而今都已成为那个年代的骄傲。“凤凰”、“永久”牌自行车,“金龙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大白兔”奶糖,“凯歌”、“金星”、“飞跃”电视机,“英雄”自来水笔等等早已成为记忆中的事。 无论是在南京路上的商场里,还是闲逛在“巴黎春天”里,或是跑到淮海路的商业街上,记者找到的都是来自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德国、美国、日本、南非等世界一线和二线的品牌商品。就连南京路,都已成为来自温州商品品牌的集散地。 上一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有“十里洋场”的称谓,应该说上海有着中国各城市少有的商业精神,使市场和贸易得到了天然扩张,并由此迅速膨胀成远东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正是带着这样的“遗风”,使今日的上海拥有着最成熟的商业环境,无论是来自长三角的各个城市,还是国内外的商人,最看好的就是这里令人激动的市场。2002年,上海实现零售额为2035.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出口为320.55亿美元,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为6247.6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5.3%。但能展现今日上海品牌和名牌的商品“寥寥无几”。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名牌培育委员会主任艾丰一针见血的说:上海经济强,但品牌弱,现在真正称得上名牌的几乎没有。 一个地区名牌商品的多少,其实最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反映出该地区的综合实力、经济竞争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创立名牌是贯彻以质取胜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是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产品品牌和名牌商品是刺激市场活跃的动力源,是市场最有活力的鲜活元素。在上海除了合资合作的品牌,自有品牌不强。 艾丰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上海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因为上海拥有吸引国际著名品牌的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引进国外品牌往往比培育本土品牌能更快地产生效益,因而就比较重视引进品牌。一位姓刘的上海国企老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建立自己的品牌挣不到钱”。 曾经“盛产”品牌的上海,今日很难找到叫得响的产品。然而记者在长江三角洲采访中感到,上海更“奇缺”的是企业家。《福布斯》眼中的上海是“全球最具有潜力的企业家城市”。显然,《福布斯》看好的是上海这一充满神奇魅力、想象力、蕴藏无穷活力的地方,是最适合产生“冒险家”的地方。但至今上海没有产生本土的大企业家、大的老板,这里有大批金领和白领,但人们很少提及到老板,这不能不说上海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产生企业家的土壤。 没有企业家,其关键是没有企业家精神,没有企业家精神,那就更缺的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要靠企业家来实现的。“企业家是最具有冒险精神的人,而企业家的成就就是一种精神成就”,一位在上海的外地企业家对记者说。而创新精神应是一个城市最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动力源”不应来自政府。这面对走向国际化的上海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一个不能产生属于自己的企业家城市,这个城市的商业精神就显得“苍白”。 有人解释说:“上海的企业家做事都很低调,在上海不是没有大老板”。但这种低调的方式又是为何?也有人说,上海的国有企业占有相对的主导,所以很难产生大企业家。还有人说,强势政府状态下,对资源的过多控制,民营经济不活跃,大的企业家和实业家也就无法产生。 据说,不久前上海电台曾搞过一次调查,有90%的人想要当老板。主持人说,上海人骨子里就是不安分的人,是勇于创业和冒险的人。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说:上海人比较保守,做事过于谨慎。 但无论是何由,缺乏企业家精神的上海,这个城市的“动力源”,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存在严重的失衡。 缺品牌,缺名牌,缺企业家不能不说是上海的一个现实。(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