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油战略遭到日本的严重“搅局”,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不仅是石油源问题,还有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
本报记者钮键军
由于日本的插手,中国一直抱以厚望的俄罗斯原油进口受到了严重挑战;不仅如此,
日本政府最近已经开始在伊朗以及非洲地区与中国展开了石油争夺。中国专家认为,中国此前制定的石油战略的实施前景不容乐观。
不能“押宝”俄罗斯
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日前表示,对于俄中石油管道项目,俄政府将信守协议;但对原油输送管道的投资可行性、具体路线和方案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但此后,俄国内出现了相反论调,认为俄将石油管道铺向中国的大庆“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此,关于俄罗斯的中亚能源究竟输往何处,要推迟到明年8月才能有最终的说法。
对此,日本则欢欣鼓舞,媒体称,究竟是修“安大线”北起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南至中国大庆还是“安纳线”(安加尔斯克到纳霍德卡),需要俄罗斯总统普京最后拍板,而目前普京没有发表过任何公开评论。日本方面认为,这表明俄罗斯依然在“权衡利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一位专家认为,中国方面必须正视俄罗斯目前的暧昧态度。因为即使明年8月俄罗斯决定修建“安大线”而不是“安纳线”,中国此前制定的用俄罗斯石油弥补中国国内石油缺口的计划也很难实现。
据中国地质大学预测,到2010年,中国国内的石油供求缺口为5亿吨。
根据今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签署的《关于“中俄原油管道长期购销合同”基本原则和共识的总协议》,“安大线”正式运行后,从2005年开始,俄每年将向中国输油2000万吨,到2010年达到每年3000万吨,连续稳定供油25年,估计总供油量为7亿吨。
这位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已经就能源合作达成了意向,但中国不仅要为此付出一定的投资成本,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也不能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中国必须开始选择俄罗斯的替代国。
今年6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继续加大能源合作。同时,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展哈萨克斯坦─中国原油管道分段建设投资论证研究的协议”,与哈萨克斯坦财政部国有财产与私有化委员会签订了中国在萨克斯坦油气领域进一步扩大投资的协议。
伊朗石油竞争
伊朗的阿扎德干(AZADEGAN)油田现已探明石油储藏量约为260亿桶,估计可开采量50亿~60亿桶。这是自俄罗斯1982年发现普里奥博耶油田以来,世界上发现的尚未开采的最大油田。2000年,日方企业财团获得了该项目的优先谈判权,从而获取了优先开采权。
但今年9月22日,伊朗宣布取消了日本的优先开采权。按照伊朗方面的新计划,阿扎德干油田将由英国皇家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公司和中国石化总公司中的一家通过竞标获得。竞标将在今后数月内开始。据《财经时报》了解,中国石化总公司已经对此项目开始进行研究。
按照伊朗方面的解释,日本失去开采权的原因是过于追随美国要求伊朗取消核计划,导致了双方合作的破裂。
但是,日本产经大臣平沼赳夫9月末曾表示,日本不会放弃获取阿扎德干油田的开发。中石化的一位专家称,日本肯定会为获取阿扎德干油田的开采权采取积极的行动。这不仅因为日本此前为了获得优先开采权已经向伊朗支出了30亿美元的贷款,日本也需要伊朗的原油补充国内需求。伊朗一直是日本第三大原油供给国。
北非新战场?
中国石油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的石油战略中,北非已经被放在了第三位。
非洲石油的储量不足中东地区的1/6,但石油含硫量低,很适合加工成汽车燃油。目前西非各国企业基本实现了直接投资的对外开放。除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其余产油国都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尽管这些国家政局不稳,但新探明的主要石油储存都位于深海区域,远离冲突地区。这些国家彼此有摩擦,因此联合抵制石油供应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为了实施中国的石油战略,今年8月28日,中石油公司高层奔赴苏丹,分别与苏丹能矿部、财政国民经济部签订了富拉-喀土穆石油管道项目、喀土穆炼油厂扩建项目和组建中苏物探合资公司等三项正式协议。
但是,日本亦已开始同中国争夺北非。9月29日,“第三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Ⅲ)在东京都内宾馆开幕,99个国家和50家国际机构的代表就非洲开发和支援事宜进行了商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发表演说称,将在今后5年无偿向非洲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帮助。日本同时保证:放弃对非洲等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
在此次会议召开前一天,小泉纯一郎与喀麦隆总统比亚、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等进行会谈。小泉表示:“在将来某个时候,将赴非洲各国进行访问。”喀麦隆和尼日利亚是非洲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小泉纯一郎同一天还与19个国家、机构的首脑进行了会谈,创造了日本首相一天中进行首脑会谈之最。日本媒体认为,小泉对于非洲“感情”突然增温,主要是看中了非洲大量未被开发的石油资源。
2003年,非洲石油在国际市场上的比重迅速增加,美国从该地区进口的原油已经由1997年的7%上升到15%。
关键是运输通道
中国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人士认为,中国的石油战略受到了来自日本的严重挑战,但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不仅是石油源的问题,还有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其实,有关“安大线”的争夺正是这个问题的体现之一。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是运输通道,通道将决定石油的价格和稳定的供给。
这位专家指出,中国开始制定海外能源战略的直接原因,是中东地区不稳定因素对中国原油运输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中东石油运往中国时,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这里的海盗也对石油运输造成麻烦。将来非洲石油也要依靠这一航线。
在陆地管道运输方面,中东石油特别是产自沙特地区的石油,可以通过泰国南部地区进入中国,同时伊朗石油也可以通过阿富汗境内进入中国。
中国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王生研究员认为,中国和东盟地区签订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和友好条约,将为中国提供一条较为安全的石油通道铺平道路。
他认为,日本和中国争夺世界能源资源,除了为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增加,更主要的目的是,一旦日本控制了中国的能源供给,就可控制中国经济的发展,限制中国在亚洲地区政治影响力的增加,从而保住日本在亚洲的“龙头”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