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9日电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指出,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改革整体进程的瓶颈,中国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和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来突破这一瓶颈。
报道称,樊纲认为,突破金融体制改革瓶颈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
和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来实现。他指出,成熟的资本市场,不仅是证券交易所的交易,而且包括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直接的产权转让等多个层次多种形式的资本交易。中国国民经济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层次决定了中国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依靠交易所市场,而必须依赖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完成。
在涉及到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问题,樊纲表示,国有大型银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这是由两者在体制上的无法兼容所决定。他说,民营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问题只能更多地依靠地方上的中小民营金融机构解决,因为中小民营金融机构与同一地区内的中小企业之间可以低成本地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对称,从而实现更高的融资效率并有效地控制风险。
报道称,樊纲强调,对于中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建设和民间金融机构的培育,都应坚持发展和监管相互协调的态度。他指出,现有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是从民间自发的股权交易逐步发展而来,现代银行体制也正是从最初的私人借贷行为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在建立现代金融体制的同时,不应忽视民间自发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事物,这往往正是市场经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东西。
樊纲还进一步表示,完善金融监管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金融监管可以防范发展带来的风险问题,而不应因为可能存在的风险就放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在发展中不断向前推进。(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