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说中国经济过热为时尚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7日 07:3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吴雨珊 成都报道 9月25日,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约瑟夫·埃肯伯格从菲律宾飞往成都,客串了一回特殊的角色——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金融创新与西部投资论坛”的主持人。 埃肯伯格此行,除了担任西博会的客串主持人,还将检查亚行投资于四川的两个项目 埃肯伯格介绍,亚行从1986年3月开始在中国开展贷款和技术援助业务。截止2002年底,亚行对中国的普通资金贷款累计超过120亿美元,提供了392个技术援助项目,技术援助赠款达2.088亿美元。亚行提议的2003-2005年的核心技术援助计划预计每年将为中国提供1070万美元的援助资金。 埃肯伯格是一位视野开阔的银行家。在担任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之前,他在美国财政部多边开发银行任职,直接负责多边开发银行以及全球环境组织和农业发展基金的政策和业务。2000年9月,他被任命为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主要负责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区业务。 9月25日,在本报记者对埃肯伯格的专访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当前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 《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是一家由61个亚洲国家政府共同组建的多边发展金融机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那么与一般商业银行相比,亚行在贷款和投资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埃肯伯格:对,亚行是一家发展银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以我们的贷款和投资跟一般商业银行不同。 一是利率比普通商业贷款优惠,一般实行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加6%,即1.5%-1.8%的浮动利率;二是时间比较长,一般商业贷款也就8年左右,亚行是25年,最长可以40年,这样可以减轻贷款人的还款压力;三是投资领域不一样,我们主要投资一般商业银行不愿意投放的基础设施、环保、教育、卫生、农业等风险较大、回报时间长的领域;四是除了贷款,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提供技术援助,研究各国的政策环境,引进国际先进经验。 《21世纪》:如果我是一家小的民营企业,手上有一个市场前景很好的项目,我可否向亚行贷款?埃肯伯格:这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我们有专门的私营部门,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但项目规模一般要在3000万美元以上,并且我们一般不投向工业制造,更倾向于投向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2000年我们在北京向利宝新世界中国企业基金进行股本投资,这个基金主要用于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本投资,这是小型民营寻求资金帮助的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21世纪》:不论贷款还是投资,亚行的资金也是有成本的,你们如何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利润回报?是否会与政府达成一定的合作条件? 埃肯伯格: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技术援助、公共贷款和私营部门贷款。其中公共贷款由国家财政部提供担保,比如我们在成都的成南高速公路,就是由国家财政部提供担保,四川省财政厅又向财政部负责。 私营部门贷款不需要国家财政担保,这部分的风险相对大一些,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做示范,也就是投资那些不被人们重视,但未来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项目,比如成都水厂BOT项目。我们十分重视这部分的利润回报,因为必须证明这么做是有意义的,我们赚钱了,后面才会有人愿意跟上来。 在成都水厂BOT项目中,我们跟政府签定的协议是(亚行)拥有水厂16年的运营和收益权,其中包括2年建设期。同时,政府的责任是买水和付钱,也就是政府在这个期间必须以协商的价格购买一定量的水。 《21世纪》:这次你考察的成都水厂项目和成南高速公路情况如何?资金成本和利润能如期收回吗? 埃肯伯格:成都水厂项目和成南高速公路的运营状况都非常好。水厂日供水40万吨,向100万城市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饮用水,政府履行义务的情况也很好。成南高速公路提前竣工,建设质量被评为全国最好的高速公路之一,交通量比预计的高,对周边经济的带动很大。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回报方面的一个目标是,不只是自己收回成本,而且要让政府、企业、其他投资者和社会都能受益。如果我们收回成本了,政府和其他投资者亏了,那不是我们想要的。 《21世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有的国家一蹶不振,有的国家恢复得比较好,亚行如何根据这些经济热点的转移来改变自己的投资方向? 埃肯伯格:亚行的投资重点每几年调整一次,1998年以来主要的战略重点是扶贫。比如我们在中国的四个战略重点就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改善市场运作机制、改善环境和促进区域合作。去年亚行面向中国的资金84%投向了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亚洲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向亚行贷款,其中韩国、泰国在经济复苏后很快就归还了贷款,也不再借款,阿拉伯、孟加拉、印度则越借越多。日本则在亚行没有任何贷款。 《21世纪》:中国经济连续20年高增长,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您认为这是正常的吗? 埃肯伯格:首先,亚洲国家并非没有这样持续高增长的;其次,这20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有波动的,比如1990年GDP只有百分之四点几;再者,中国的底子薄,GDP每增长10%相当于平均每个人增加100美元,而在美国,GDP增长1%意味着人均增加了300美元。 《21世纪经》:近来,中国一些行业如钢铁、建材、汽车等行业出现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使人们开始怀疑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埃肯伯格:中国最近一些行业或地区的投资过热是很明显的,有的是货币政策造成的,有的是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因素的一种投资冲动,长期下去,这种投资速度不可持续。但我不赞同中国经济总体过热的说法,最多是行业性过热或区域性过热,从整个国家的总体层面来讲,还不能说过热。 《21世纪》:今年上半年银行的贷款超规模增长它是否蕴涵着新的风险﹖ 埃肯伯格:银行贷款的高增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说明中国的投资体制太依赖银行,缺少别的好的投资方式。这样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特别是几大国有银行。 这部分贷款增长是否过快,或是否隐含着新的风险,要看它投资的方向。其中有比较健康的部分,如对一些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民营企业的投资,可能不会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另一些领域,如由地方政府出于政绩推动而发展起来的项目,市场前景已经出现紧张的项目,或者银行为解救过去的不良贷款而发放的贷款,则隐含着新的不良贷款风险。 《21世纪》:中国银行业正处于转轨时期,您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有什么好的建议? 埃肯伯格:我认为当前中国银行改革的一个目的是把中小企业融资做好,因此我建议:第一要适当放开利率,调动那些股份制银行的积极性;二是要有新的机制。就像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这个改革的成功之处是因为在改革国有企业的同时也发展民营企业,银行也是一样的,在改革国有银行的同时应开放民营银行,培植民营银行。 《21世纪》:但人们有争论,认为民营银行潜伏的道德风险太大。 埃肯伯格:全世界成功的民营银行非常多,管理民营银行,减少风险的经验也很多,而改好国有银行的经验则少之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