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志:李金华--能“啃菜根”的审计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24日 13:00 《经济》杂志 | ||
《经济》杂志9月号 记者王信川 黄小伟 李金华的人生履历代表了一代人的生活模式,这一代人在那个特定年代所形成的气质注定会影响他们所主导的中国社会 计署5楼会议室。 推门进来的长者怎么也不能与电视屏幕上的“硬派”形象相符,或许因为采访的主题不在审计,畅谈往昔流金岁月使李金华更加潇洒自如。 1962年,李金华从江苏南通中学考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被分到了金融系1班。谈起当年大学的课程,李金华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两门学科是哲学和汉语,前者教了他怎么认识和分析问题,后者教会他如何用文字表达思想。而如国民经济计划学、货币银行学、信贷学等,虽也有用,但毕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跟改革开放之后的金融实践相比,出入很大。 李金华当时在学校每月拿13.5元的助学金,除去日常吃饭,几乎没剩下什么零花钱。他在进校时做的一件卡其布的短大衣,每年在校里老师家属开的小缝补店里拆拆洗洗,还将里子与面子互换多次,一直穿到1968年参加工作。 但是中财院的大学生活对于李金华来说是一生的记忆。 李金华他们的宿舍在二楼,午睡时间楼道里人员吵吵闹闹,同学们休息不好。班干部商量,每天中午派一人在楼道里值班,维持秩序。李金华说,当时大家想法是“为同学服务”,现在看来,就是“为人民服务”。 李金华当时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对于大学期间当班干部的经历,李金华认为,一是锻炼了组织能力;二是促使自己进步,作为学习委员的他,至少在学习方面要不断进步;三是作为学生党员、干部,要在很多方面以身作则。 1968年7月,李金华毕业被分配到西北财经学院,但那时学校基本上停课,也没有什么学生,就在附近农场参加劳动。由于他的爱人在汉中地区572厂工作,1971年,李金华申请调到这个很偏僻的“三线”企业。 在工厂,李金华面临几个选择:到财务科当会计、到组织部,或到保卫处当干部。后来一位管财务的副厂长发现他是学财经的,就坚持要他去财务科当会计,之后他又被调到车间搞党务工作,不久又到政治部当主副任,直到1980年代初被提拔为厂长。 刚到工厂时,李金华住在老乡的牛棚里,没有鲜肉、没有咸菜、甚至没有酱油,只是偶尔托人从西安等地带点酱油膏回来。李金华说,在572厂12年,他没有主动想要离开。他透露,1976年,到东北出差途中在中财院停留了一下,当时副院长张焕彩曾动员他回中财院教书,便可以回到北京,但他还是放弃了。 毫无疑问,李金华这一代人身上保持着鲜明的先人后己的献身主义。 谈及当年厂里分房子、厂长跟职工一起排队分房,李金华说,领导必须跟工人在一条线上,这是领导号召力的重要基础。 1978年厂里调工资,只有40%的人可以调,其余60%的人不动。面对这个难度系数非常大的活儿,担任工资调整办公室主任的李金华率先定了一条:他和爱人都不能调整工资;破釜沉舟之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自高中毕业一直到现在的审计长,李金华一直推崇顺其自然,而不是看重个人的命运。他认为,这与读书时学习雷锋“公而忘私”的精神以及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有关。当然强调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不能算是一种错,但要看到,个人的想法脱离了社会现实是难以行得通的。 李金华认为他们是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代人,在那段时期,他们受党的传统教育、毛泽东思想教育的时间比较长,加上学雷锋、焦裕禄等,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很好;另一方面,他们去过农村,在基层呆了很长时间,搞过农村金融及城市银行信贷,以后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整个过程,对其经验教训体会得比较深刻,所以他们在特殊历史时期里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思想共性。 再有他们一参加工作就到了基层,在当时艰苦地环境中顽强的生活,所以后来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怨天尤人。李金华很相信那句话,能“啃菜根”的人才能踩出成功的足迹。 (请见《经济》杂志9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