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7日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朝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方向努力。当然,需要一个较长期的努力。
周小川指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的汇率改革的一项重要议程。总体来讲,当前人民币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同时也有宏观调节。由于市场供求波动比较大,当前有
宏观调节是必要的。以后市场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并逐步达到让市场起决定作用,那时中国会允许汇率有较大的波动幅度。
他指出,当前,中国有很多改革要完成,并有优化顺序的考虑,汇率改革要与其它改革相衔接。在汇率实现充分浮动之前,有几件事要做:
一是贸易放开经营大体比较充分,服务贸易比较开放了。
二是资本项目过度管制得到消除。当然并不是全部消除,有一些项目可以消除,使市场能真正起较大作用。
三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大体迈出步伐,主要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改革国有金融机构有利于防止出现大的风险,这是当前中国正在动手做的事。要考虑到2006年中国将允许所有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同时市场准入也将大幅度放宽。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这有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新的汇率机制。
这位央行行长表示,“应该说,上述三件事在我们的顺序安排上是比较靠前的”。汇率浮动机制的最终完善是应该放得稍微靠后一点。当然,顺序选择也不是完全没有灵活性。但在这三件事未基本做好之前,汇率形成机制方面步伐不宜迈得太大,否则逻辑顺序上不太合适。
周小川并指出,汇率水平与国际收支平衡状态有关系。一个国家汇率水平是否合适,有赖于其多边贸易的平衡情况,从来不取决于双边贸易平衡。双边贸易平衡可能是结构政策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国际贸易理论及WTO精神,从不强调双边贸易平衡,而是强调多边贸易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