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孙志民 柳俊武
沿着中国海岸线将目光由南向北移 动,不难发现,占尽先机的“珠三角”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了行云流水、参差有致的“第一发展极”;后来居上的“长三角”,则已构筑起沪、浙、苏协调互补、良性互动的“第二发展极”;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已拉开新世纪“辽沈战役”的序幕奋起直追;京津冀在构建中国“第三发展极”的路上,却是沟壑纵
横,前路多艰,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在拉大!
残酷的现实已不容对市场化进程抱有自然北移的任何幻想,坐等南北差距减小等于慢性自杀,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有识之士的共识。京津冀三地要形成合力、整合产业资源、主动发展、迎头赶上的呐喊,成为新时期“平津战役”前最强烈的呼声。
此间媒体就此发表记者观察指出,京津冀山水相连,血脉相通,地理上堪称中国北部的黄金地带,历史上也一直是中国的心腹之地。现实的问题是失落与分割。失落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从经济到社会人文都有一种落后感。“想当年”成为某些人自我安慰或麻醉的一剂常备药物。分割是一种切肤之痛,近几十年形成的行政区划,将京津冀切割成了三个“片断”,这种分割进一步影响发展,造成更多失落。京津冀要发展就必须“整合”。其实,京津冀地区已经具备吸引资本目光的某些要素。但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经济难以启动的重要原因,一是资本不够,二是国有资本比例太高。国际和民间资本的介入和表现力度均没有东南沿海地区出色。
“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发展最可贵的经验,就是产业链拉动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经济圈。而京津冀地区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仅有的几个产品的产业链十分单薄。京津地区也在搞产业链,但这种产业链配套是以要把本地区企业消化掉为指归的。各打算盘的结果是,资源不能在区域内有效配置,产业链不能在这一地区有效衔接,因此就难以形成分工细腻、丰富多彩的厚重的产业链。
舆论注意到,京津冀地区形不成产业链,主要是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占主导位置,产业自然是“大而全”。加之“强势政府”自觉不自觉的“大而全”行为,自成体系的后果是区域内产业链的残缺。其次是这一区域内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各种产业发展快,产业定位高,但周边地区很低,因此,产业的传递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产业“悬崖”。目前,跨国公司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为产业链竞争,没有产业链支持的地区,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京津冀地区如不赶快行动,恐怕会落得更远。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树立区域整体发展概念,改变单一中心局面,形成区域内战略分工与合作,并实行生态补偿的办法。经济上各地要找准定位,走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道路。生态上应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京津冀急需建立一种协调机制,市场调节配置资源是一个基本方向,但在目前这一地区国有资本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市场还管不了市长。所以,市长之间沟通协调就显得十分必要。此外,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业,就不可能有高效的区域合作。京津冀要发展,要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带,离不开现代物流业。京津冀消除“悬崖”,构筑产业衔接的“缓坡”,是形成经济带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