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港澳游”启动后 深圳如何留住过境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7日 09:10 深圳商报 | ||
“个人港澳游”启动后,大批游客从深圳进港。但本报调查显示,八成珠三角游客不在深圳停留,多数内地游客也只在深圳逗留一夜。这便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深圳如何留住过境客 编者按 本报今天发表的这份关于过境游客的调查显示,八成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赴港游客没在深圳停留旅游;省外过境客多数只在深圳逗留一晚。这些现象留给深圳一个新的课题———如何留住过境客?留住过境客,就是留住商机。居民个人身份港澳游启动后,不仅珠三角的过境客来到了深圳,全国其他地区的游客也可能大多选择过境深圳。机会到了家门口,如何抓住它?如何留住过境客,让广东游客在深圳住一夜,让内地游客在深圳多玩两天?留住过境客,变港澳游为深港澳游,这不仅是商界的课题,也是深圳各界的课题。深圳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国际化城市,都离不开“客”这个课题。只有南来北往的游客在深圳玩得开心、购得满意、吃得高兴、住得便利,过境客才能留得住,深圳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留住过境客是深圳变CEPA机遇为现实商机的开端,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调查,引发全市人民的关注,并诚请大家共同为深圳留住过境客献计献策。您有什么建议和意见,请致电13828781234 传真:83925964 E-mail:xiaoj@szed.com. 【本报讯】部分城市居民以个人身份游港澳政策实施后,深圳迎来大批过境游客。这些游客的到来对深圳意味着什么?他们会不会在深圳停留?会不会给深圳带来新的商机?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分别来到深圳罗湖口岸和皇岗口岸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深圳既面临着商机,又面临着考验。 昨天的调查,共发出问卷110份,调查人群分两部分:四成为佛山、东莞、江门、中山、广州、珠海6个已实行个人身份游港澳的城市居民,六成为内地其他城市游港澳居民。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4份。分析表明,广东省6城市游客与其他内地游客选择在深圳逗留的比例有较大差异。 珠三角游客八成不在深圳停留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首先来到罗湖汽车站,锁定了佛山、东莞、江门、中山、广州、珠海6个已实行个人身份游港澳的城市线路,在车上车下寻找刚刚从香港返回的“个人身份”游客。一共找到40多位,他们全都是提着大包小包、当天往回赶的过境客。这些人当中,有80%表示,他们的赴港计划中,没有安排在深圳停留。 内地游客多数在深停留一夜 昨日下午4时,记者赶往深圳火车站,一进罗湖口岸,就看见熙熙攘攘的人流从站口里涌出。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手提大包小包的乘客。王先生和太太是南京人,夫妇俩专程跟团赶往香港购物,他们打算在深圳住一晚,明天早上就赶回老家。王先生说,他们俩在香港逛了一周,该买的东西都买好了,今天晚上去逛逛深圳的大街,看看夜景就很满足了。 旅游团里的齐先生,一个人手提多个大包,有点疲惫地看着我们。他来自西安,是第一次到香港购物。他说,自己以前没有来过深圳。他感觉香港太小了,没有深圳大,而且香港的日常开销很大,所以,齐先生打算在深圳住一晚,明天再去商场看看。他说,深圳的东西应该比香港更便宜。他还说,深圳的许多娱乐景点很有意思,打算顺路玩玩。 深圳国旅酒店的杨经理向记者介绍,目前,个人游港澳的人数还比较少。在他们酒店住宿的多数是跟旅行团出游的,在这些人中,有80%的人在深圳住一晚,另一些人在深圳只吃一顿中饭就走了,在深圳还没有形成购买力。主要原因是一些旅行社没有安排在深圳的旅游项目。 内地赴港游客流连深圳 昨日下午3时30分,记者来到罗湖口岸,只见口岸的几条通道人流熙熙攮攮,许多背着背包、拖着旅行箱的游客在口岸关口出出进进。从湖南长沙到香港游玩的陈先生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素有“东方明珠”之称的香港十分繁华,令人流连忘返,美中不足的是物价相对比深圳要贵。陈先生说,去香港之前,他已经安排了在深圳逗留几天的行程,因为深圳无论购物、旅游都比较实惠,“准备带几台摄像机回去让同事开开眼界”。正说话间,一位拖着行李箱的小姐从口岸出来,向记者打听海燕酒店的方向,这位姓苏的小姐对记者说,她过去没有来过深圳,听说深圳的“世界之窗”、“明思克航母”等旅游景点十分好玩,她在去香港之前就在海燕酒店预订了一个标准间,准备好好在深圳玩几天。“深圳的星级酒店价廉物美!”苏小姐告诉记者,星级酒店的标准间价格都在200元左右,跟内地城市酒店的价格差不多。 游客认为深圳还有不足 佛山的韩先生因业务经常往来港深。他说,未去香港时,认为香港人无人情味,但实际上香港市民都很热心,你在路边即使不是迷路,只要你略显出徘徊样子,都会有人上前问你:“你想到什么地方?需要帮忙吗?”而在深圳,问路时,很多时候被问者一问三不知,可能是外来人口多的缘故吧! 江门的王先生是首次路过深圳,所以在去香港旅程中增加了在深圳停留一天。这次游玩两地,王先生感觉到深圳景色好,旅游景点多,但是具有特色的纪念品却少见,想给家里的朋友带些东西回去,却找不到合适的,而香港在这方面做得就好得多。(本报新闻调查部、社会活动部联合采写)(更多报道见A2版) “个人港澳游”为深圳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如何留住过境客? 作者:本报新闻调查部、社会活动部联合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