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收紧货币适度降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6日 08:4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促使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今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今年6月份贷款增加5250亿元,创月度贷款的历史最高水平。7月份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1%,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今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87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18475亿元的水平。从一季度开始,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中央银行多次予以警示,并于6月中旬发出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政策信号。中央银行的担心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 我们认为,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金融层面上,与外资大量流入导致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迅速增加有关。2001年之前,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直有大量的资本外逃,之所以称为外逃,就是因为这些资金的流出是政府难以控制和监测的,只是作为事后结果反映在报表上。观察1994—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经常项目累计顺差2026亿美元,资本项目累计顺差174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累计为-1078亿美元。对于负的误差与遗漏,人们普遍相信,该项目的绝大部分属于难以统计和监控的资本外逃。如果这种判断成立,那么2002年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该年度误差与遗漏为正的78亿美元,这似乎表明有难以监控的资本流入。从2003年上半年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的情况看,国际资本仍在继续以中国政府难以监控的方式进入中国。对此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吸引了国际资本;二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大量游资进入中国。 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第二方面的原因与实体经济迅速增长有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从2003年初开始,中国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通道,景气指数在自1998年来最高的水平上不断攀升,虽然4、5两月上升势头有所放缓,但从6月情况看,其发展趋势未发生根本转变,正逐步恢复到原来的增长轨迹上。2003年上半年,在25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3个行业位于良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30),而2002年的平均景气水平处在良好水平以上的只有1个行业;有15个行业位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10,小于130),2002年的相应的数字是11个;景气适中和较差(增长景气指数小于110)的行业数量则由2002年的15个下降到7个。 经济过快增长引起了政府决策部门的担忧,“非典”之后,这种疑虑与日俱增。7月初,国家统计局召开了200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会议认为,随着“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受损严重的行业正在逐步恢复正常,“非典”的影响将是阶段性的,是短暂的,不会伤及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趋势。 央行行长周小川7月中旬在部署下半年金融工作时指出,要深入分析和高度重视目前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风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8月中旬指出,去年以来,在市场需求拉动下,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纺织等行业快速增长,但由于竞争秩序不规范,优胜劣汰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些行业无序竞争、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马凯表示,要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总之,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既带动了货币信贷增长,也一如既往地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加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正在神秘地、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仅仅依靠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已难以控制货币的膨胀,最后中央银行只能推出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