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粮基地遭遇市场挑战 吉林:粮食稳压器变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1日 17:38 新民周刊 | ||
600亿公斤粮食:广袤的黑土地上的产出使东北坐定“天下粮仓”; 4000万亩:东北发展的水稻面积,使这里成为世界水田发展面积最大的区域…… 但,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东北遭遇了最严峻的市场挑战,无论是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吉林的“黄金塔”还是产量最高的黑龙江省的“商品经” 在山海关火车站工作多年的货运主任于永每天都和运粮食的车皮打交道,他手中的一份粮食调运单记录了东北粮食外运的变化: 1995年:660.8万吨, 2000年:454.1万吨; 2001年、2002年,这个数字还在下降。 作为全国最大列车编组站之一,这里是东北粮食外运的重要枢纽。于永说,“前些年,外运的东北粮食占货运周转总量的两成到三成,从1996年开始,粮食调运量就逐渐减少了,有时一连几天也见不到一个车皮。由于东北粮食价格没有竞争力,外销非常困难。” 悖论:丰产难丰收 依兰镇台岩村是吉林省最普通的农业村,张成生正为堆满粮仓的黄澄澄的玉米发愁。“又丰收了,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张成生努力想从沟壑纵横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可勉强的笑意还是很尴尬地凝固住了。 “东北这地儿,是靠天吃饭,水灾、旱灾、雪灾不断,能赶上一个好收成真的不容易。可种的这几十亩玉米谁要啊?”张成生算了一笔账:承包30亩地,年成好的时候亩产800到900斤,一亩地算上肥料、农药、利税什么的,直接成本大致在250元到260元。而一斤水玉米的收购价是0.2元,一年种下来每亩地还要倒贴几十块钱。“油料、化肥、农药的价格不见降,玉米价格倒是一跌再跌。现在种粮食,基本上没什么出路。” 张成生的忧虑处处可见,这几年,吉林大量引进南方高产玉米品种,在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含水量也逐年上涨。20世纪80年代,吉林玉米的平均含水量只有15%左右,到90年代随着跨区种植的大量出现,含水量猛增到25%以上。为了安全保粮,几乎每个粮库都要建烘干塔,一座座屹立在粮库内的烘干塔如今已经成为“黄金玉米带”一道独特的景致。据了解,一个日烘干200吨的中型塔需资金100万元,使用周期却不过六七年。一位粮库技术工人说,仅烘干用的煤费、电费、人工费加在一起,一吨玉米储存成本就陡然增加了45元。 让人更尴尬的是,费财费力烘干后的玉米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一位玉米淀粉加工企业的经理说:“淀粉加工企业都不愿采用烘干玉米。”他说,抛开烘干玉米的高价位不谈,150度以上的热风瞬时烘干,在除去了大量水分的同时也破坏了玉米的部分内在品质,与低水分自然晾晒的玉米相比,烘干玉米的出粉率和淀粉质量都明显降低。 玉米烘干了,市场却“关门”了。2002年,吉林省225亿公斤正常仓容已积压了350亿公斤粮食,其中九成左右为普通烘干玉米。许多人由衷地感慨:这年头光埋头种地不行了,应多花些功夫在田地之外。 为了不让烘干塔烘去“黄金玉米带”上玉米的光泽、声誉与竞争力,东北三省已开始严格限制越区粮食品种的引进,吉林省还制定了逐年减少越区、高水玉米面积,增加高油、高蛋白、专用玉米面积的计划。 丰产难丰收的现实似乎就要走到尽头了,可张成生还是觉得有些郁闷。一年里头,种地不过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其他时间只好和老婆一起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在家还不就是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什么的。” 张成生很想改变,可他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又该去做些什么。“除了能种几亩地,其他的我都不会。村子里的人也常常会说到浙江的农民多富裕,温州的农民多会计较蝇头小利。那是他们狡猾。我们东北人忠厚,做不了那种事儿。” 无奈:粮油一条街的变局 多年以来,东北一直充当着粮食稳压器的角色。南方缺粮省份,每年都会上门求购;有着国家补贴作后盾,出口也不用操心。加入世贸以后,东北农产品的“舒心”日子一夜之间突然结束了。国家取消了出口补贴,南方市场也“眼睛向外”,着手从国际市场进行采购。出不了大连港,又出不了山海关的现实,让东北农业再也稳不住了。 2000年12月,黑龙江粮食部门带着各种粮油产品到杭州举办了一场黑龙江粮油精品展销会,3天内10多万杭州市民将展销产品抢购一空。受到这一利好消息的鼓舞,黑龙江在浙江省专门成立了粮油产品销售公司,开设了黑龙江粮油产品一条街和专卖店。 然而,实际的困难却超出了他们当初的想象。 首先是运费太高。每公斤收购价格1.12元的黑龙江三级水稻,运到浙江省变成大米每公斤要2.10元,而江苏的同等产品每公斤只需要1.72元。价格上吃亏在所难免。其次是运力供给不稳定。由于粮食均分散储存在东北各地,每到粮食销售旺季,往往找不到车皮。2001年10月,黑龙江设在杭州的粮油精品一条街不得不经营价格便宜、随叫随到的江苏大米,让黑龙江人扼腕叹息。但是,令人欣喜的是,黑龙江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了更大胆的尝试。不久前,黑龙江省与浙江省之间签订协议,建设“储、加、销”一体化产销对接新路。按照协议,黑龙江省在浙江省杭州、宁波和温州建设日产100吨的大米生产线和集批发、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粮食营销中心。按照这种运作模式,今后黑龙江的粮食收购后,直接装车运到浙江储备,并加工销售,将开创我国粮食变产地储备为销区储备的先河。到销区“储、加、销”,一方面粮食在产地减少一道进库出库的手续,显著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挑选淡季运输,减少运输环节的制约。更重要的是,黑龙江的尝试,体现了东北农业崭新的市场观念,这正是东北农业的希望所在。 步伐还不仅于此。国家“断奶”,南方市场成为国际市场一部分的事实,让东北大宗农产品不得不走出“华山一条路”——提高产品自身的竞争力。 品质和价格是产品竞争力最重要的两个构成元素,而目前的东北粮食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是粮食的生产成本过高,每斤吉林玉米近几年的生产成本在0.32-0.36元之间,而美国却只有0.18元,这就决定了东北粮食在价格上与国际粮食产品难以比拼。二是市场从短缺走向饱和后,对粮食的需求已经到了辨不同颜色、辨不同水分、辨不同淀粉含量和辨不同价格的“细分时代”,而片面追求产量的东北粮食至今仍然“混种混收”、“混收混储”、“混储混销”。浙江省粮食局负责人说:“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问题不解决,农业的经营规模和劳动生产率上不去,农产品的竞争力就无法提高。从长远看,‘新东北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之外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尴尬:“东北造”淡出超市 随意走进东三省的任何一家大型农副食品超市,你会有一个奇怪的发现:除了山特产品和一些知名品牌的乳制品是东北企业生产的之外,更多粮食深加工产品与东北企业无缘,这种怪现象难免使东北粮油生产基地的身份有些“跌价”。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油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十分丰富,但却因技术设备陈旧、加工水平过低等原因,很难制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东北地区出售的粮油食品多由南方企业生产,而很难找出一个当地产的好产品。而说到当地产品的差距,还是集中在包装差、新产品少、技术含量低、成本高等几个方面。以酱油为例,长春产的酱油内在质量没问题,但塑料袋包装上的各种规定,标明的含量和生产日期打印的位置,不是很明显,总让消费者感觉好像差点什么。而外地品牌的酱油,生产日期用喷墨打印,感觉很正规;包装也分玻璃瓶、塑料瓶、塑料提桶好几种,容量也有多种规格,适应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品牌名字也起得很人性化。反观当地厂家生产的产品,阵地不断失守:由大商场挪到一般商场,又被挤到农贸市场,产品没变,市场却已两样。 长春市恒客隆超市的杨先生告诉记者,在超市经营的3万多种饼干、糕点、膨化类食品中,由东北企业生产的产品比例不足三成,整个食品市场基本都被南方企业占领了。杨先生感慨地说:“东三省是我国商品粮主产区,不仅农副产品生产量大,而且品质也不比南方差。但我们的加工程度太低,尤其缺少拥有高科技、能够精深加工的企业,这种状况导致我们只能出售原粮,购进成品。目前,广东省的一些企业就是用黑龙江省的面粉做成饼干后再返销过来,因此,常能听到人们说我们是在‘喝南方水,吃广东粮’。”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东北农区现已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优势产品。黑龙江省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近年大搞绿色食品开发,至今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产品已达281个,数量居全国首位。据市场调查显示,由于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的消费心理,绿色食品销售正日趋火爆,仅哈尔滨市壹佰超市绿色食品的日销售额就接近1万元。 虽然黑龙江省在绿色食品和畜产品开发上拥有优势,但从总体上看,全省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仍然较低,大大落后于南方省区及国外发达国家。“农字号”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陈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