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官员解读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线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2日 07:49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一日电题:权威官员解读中国利率市场化“路线图”——专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 记者李鹏 王健君 中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有十年,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公布改革“路线图”,并提出 直接参与和执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人物——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接受记者专访,详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线图”。 为什么利率市场化? 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戴根有说:“目的是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金这一稀缺资源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福利。” 他认为,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已大大提高,但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形成机制,总体上远远不如商品和劳务价格具有竞争性,因而由资金引导的资源配置效率仍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 改革的迫切性还在于中国入世以后金融业所面临的新挑战: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带来大量新经营方式和新金融工具,大大增加了中国金融监管的难度。 戴根有说:“假如不主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很有可能使我们在市场博弈中,非常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市场利率化,即接受市场利率实际上在某种程度已经自由化的现实。” 戴根有指出:“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对中资金融机构的利率仍然管制过于严格,中资金融机构过于缺乏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进行竞争的经验,其结果可能会使他们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某种劣势——这显然对中国金融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什么样的“路线图”? 戴根有告诉记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率由市场决定。”具体来说,就是逐渐过渡到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但是,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相对较长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央行为此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线图”:从货币市场起步,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后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 戴根有解释说,外币利率改革在先,是因为“外币利率调整的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为了保持资本项目基本平衡,同时为了保证中资商业银行经营外币业务时不亏本,境内外币存款利率需要及时跟踪国际金融市场利率。 先贷款、后存款,是因为“从世界各国利率自由化的实践和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看,利率市场化的难点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在各国利率自由化进程中,贷款利率一般都较早实现了自由化,而存款利率较晚。戴根有指出:“存款市场竞争过程的主动权在存款银行。如果商业银行没有自我约束力,高息揽储,最容易出现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 利率改革风险何在? 与商品价格改革相比,货币资金价格即利率改革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货币资金的全球流动迅速而快捷,另一方面,现代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可以实现资产和负债同时扩张,而资本比例却大大低于工商企业,使其成为高风险行业。 戴根有指出,放开货币资金价格,即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面临比商品价格改革更大的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受冲击最大。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存贷款利率差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平均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利率币场化后,商业银行间存贷款市场的竞争,势必缩小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使商业银行面临整体利差缩小和经营困难的局面。戴根有说:“结果可能是,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在存贷款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甚至会被挤出市场,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将受到损害”。 其次,宏观金融调控面临更加不确定的环境。在经济景气上升时,商业银行顺应市场需求可能大量增加贷款;反之,在经济衰退时,则可能大量减少贷款。这种情况与利率完全放开以后,央行对市场利率的调控只能通过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结合在一起,使央行对宏观金融波动的控制能力可能减弱。如果再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将空前增长,使金融交易更加出现脱离实体经济的现象,导致宏观金融风险增加。 戴根有说:“从国际经验看,推进利率自由化过程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经济长时间、大范围的动荡,甚至导致失去国家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因此,他强调:“利率改革如果出现严重偏差,由此带来的经济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会比一些小国严重很多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将大过很多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