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勿忘自我壮大 形成自主发展格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1日 10:15 解放日报 | ||
目前,“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但实际上,中国还远非某些海外媒体所说的“世界工厂”,不仅中国本土企业的生产规模有限和效能较低,中国企业的品牌也远没有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显要的位置,更别说是领袖的位置。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规模的扩大,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中国 应当承认,跨国公司加速在华积聚使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途径不断拓宽。特别是在华世界性制造项目的崛起对解决国内就业压力、扩大出口、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无疑是有利的。 但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显示,如果只是停留在被作为低增值环节的生产基地的话,则中国期望通过完成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装配活动促进本国技术升级换代的前景就颇具风险。 因为跨国公司对定位于低端制造投资点的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将极为有限,且这类活动与当地经济的联系并不牢固,带有很大的流动性,极易在国际间转移、极易遭受外部需求的约束,对东道国的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高是明显不利的。 而且在中国向世界供应的生产规模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劳动力要素的价格并未获得同步增长,所谓“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恰恰从一个反面说明,中国劳动力实际收入水平的相对下降,使得中国作为跨国公司预期的“世界市场”还远未崛起。 因此,面对跨国公司主导当代世界生产体系的主流格局,中国应当制定目标性介入战略,以参与跨国公司内部分工网中的制造环节为入口,进入到世界流动性技术资源的竞争行列和对知识型要素的积累进程之中,为“本土知识密集型”环节,如个性化开发和设计的深度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中国企业的强盛不仅是中国成为强国的基础力量,更是摆脱目前被动受制于跨国公司定位的必由之路。所以,战略性培养、发展和壮大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我国稀缺的要素,以形成自主发展的格局,是十分必要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金芳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