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欲借力CEPA东风 全力捍卫金融中心地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9日 13:49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 杨超 深圳报道 8月4日,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率领香港财经界人士代表团一行35人访问深圳交易所,展开为期两天的珠江三角洲访问行程。代表团成员来自香港交易所、证监会、商会、律师会及证券业团体等,其中包括香港证监会执行董事欧阳长恩、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周文耀。 据深交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他所见到的香港财经界规模最大的一次访问。此外,以原国务院体改办综合试点司司长范恒山、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副司长李海岩牵头的7人调研小组,为深圳重新定位的10日之行,也引起了深圳金融业界的关注。“作为深圳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融,是这次调研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参加过国务院调研小组7月29日晚座谈的一位代表对记者说。 另据深圳市政府外汇管理局某官员日前透露,深圳市一直在努力申请打通深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之间的通道,使两个市场的投资者能够毫无阻碍地进行股票交易。 深港交易所力促合营创业板构想 有关人士透漏,马时亨所率领的香港财经界代表团的此次来访,表面上看是一次礼节性的拜访,但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并不少。共同的兴趣当中显然包括传言甚久的“深圳中小企业板与香港创业板的合作”、“一地挂牌,两地买卖”等深层次问题。 据报道,早在今年5月份,港交所就已经呈交建议,希望香港特区政府出面和中国证监会商洽,一旦深圳证券交易所转为发展创业板市场,港交所希望与深交所在创业板层面上联合经营。按照港交所的计划,双方合营后,一家公司经过一个审批程序后,可同时在深港两地的创业板市场分别以人民币和港元进行交易。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股新股发行(IPO)及上市是从2000年10月份开始被停止的,迄今已接近三年。多年以来,创业板一直为内地投资界所期待。但不仅创业板未开,新股也停发,深交所走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虽然坊间不断有重发新股的说法,但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有人来。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官方发布关于重发新股的正式时间表。 “出台创业板;在深圳证券市场设立股权全流通的高新技术板块;恢复新股发行。以上方案至少择一。”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教授近期主持的一个“CEPA对深圳服务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的课题报告中,建议中央尽快调整对深圳证券市场的政策安排。 在专家们看来,深圳证券市场由于毗邻香港,是境外资金向中国内地广大企业投资的通道。这个作用是香港和上海证券市场都不能代替的,但这个作用的真正发挥,应该说是在CEPA出台之后。 CEPA将于2004年开始正式实施,所以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块作为一种全流通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上市公司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证券市场,被专家们推为首选方案。专家们认为,经过两年的挤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泡沫已经消失,进入新一轮发展。现在是尽快推出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块的时机,否则,就会贻误中国经济发展。 目前,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资源严重不足,筹资成本高昂,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如果不争取外部力量的支持、走合作互补的道路,香港创业板很难走出目前发展的恶性循环。作为对香港建议的一种回应,专家认为深圳发展创业板的优势恰好可以弥补香港的不足,港交所与深交所在创业板层面上联合经营可行。 证券交易所股份化并上市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香港联交所已经股份化。为了给未来深港交易所合并创造条件,专家建议深交所应该率先进行股份化的探索。一旦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深港交易所合并也就水到渠成。“届时,深交所主板可以不并往上海,而是并入香港,深圳则有望专心发展创业板。从深圳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部分战略资源转移至香港要比转移至上海好得多。” 另有分析人士说,如果深圳方面从落实CEPA的角度,以振兴香港经济和内地证券市场为目的提出开立创业板的要求,呼应香港提出的合营创业板设想,遇到的阻力可能会少很多。 但南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郭夏南认为,在目前的公司法、证券法法律框架内,一步到位上创业板仍不现实。在8月4日会见香港财经界人士时,深交所相关负责人也透漏,二板市场建设将是一个“多步走”的过程,首先要解决的是把现行主板市场的中小盘公司集中在深交所发行,第二步是加入高科技公司,最后才是港交所创业板的模式。 “香港是以港元交易,深圳A股是以人民币为交易单位的,这里面就有一个外汇托管、结算的问题。”郭夏南说,一地挂牌,两地交易,从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政策层面的外汇管制才是最大瓶颈。 因此有人认为,即使深圳即将在主板市场开辟中小创业板,深港全面合作的可能性也不大。但若由本港创业板与深圳B股市场合作,在操作上将更为可行。深圳B股是以港元作为交易单位的,在执行上已避开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限制。 深圳金融欲借CEPA东风 “金融、高科技、物流”是深圳市经济规划中的三个主导产业。深圳市的政府高层在不同的场合也屡屡表示,要用金融业带动经济发展。“但正是停发新股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金融业却成为深圳市三大主导产业中的一个瘸腿行业,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所动摇。”综合研究开发院华南研究中心主任谭刚说。 CEPA带来了香港金融业向内地延伸,也给深圳带来了一次打造资本平台、建设金融中心的机会。 早在2001年,深圳市政府就将自己的金融业定位调整为区域性的产业金融中心,而香港可定位为综合性的全国乃至亚洲的金融中心。“但香港和深圳金融业应该如何共享资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需要重新定位,究竟是一大一小的依附关系,还是平行着两个都要做大?”南方证券郭夏南认为,确立了这么一个大前提,深港两地的金融合作和发展就能够顺畅。到时不仅是B股可以两地交易,甚至是红筹股、H股都可以尝试两地交易。 专家建议,为了乘好CEPA的东风,实现深圳金融“复兴”之梦,除了证券市场之外,深圳要发展和完善的另两个金融专业市场是货币(人民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在完善货币市场上,深圳应率先逐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是一个国际化的货币市场的必要条件。同时深圳货币市场交易主体仍显不足、交易品种仍然较少,目前主要是债券回购交易。应从发展中间业务入手,大力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和业务品种,丰富交易主体,扩大交易渠道。还有就是逐步放开国债二级市场,增加商业银行国债持有量和持有品种。 自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日起,港币就成为深圳的流通货币之一,迄今在内地流通的港币约占其发行总量的1/4,后来海关又放宽了港币进入深圳的限额。但实行外汇制度改革后,反而禁止港币在深圳流通。因此专家建议,应首先在深圳特区内实行人民币和港币双币流通;其次据人民币在香港流通数量不断增长的实际情况,尝试开办人民币回流业务;再次允许商业银行购买国外政府债券或开办外币个人按揭贷款业务,试点外汇买卖和一些外汇衍生金融业务;第四放宽外汇管制,在特区内尽快地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外汇自由出入,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率先在深圳经济特区试行;第五逐步实现汇率浮动的市场化。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可考虑在深圳进行试点,摸索实行浮动汇率经验。 正如深圳市的一位官员对记者所说,无论是最近国家高层的频频来访,还是国务院专家小组正在进行的重新定位调研,都说明中央对深圳的扶持政策一度出现弱化的趋势或许将有较大转变,特别是CEPA的签署,深圳的地位将重新凸现出来。深圳以及深圳金融业将迎来再发展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