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 现在“闯关东”时机已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7日 06:42 北京晨报 | ||
日前,在吉林省会长春市召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会议。据悉,这次会议将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振兴东北”,这不仅让东北的父老乡亲们感到欣喜,而且也令所有国人意识到:“振兴东北”攻略的成功,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之一。 总理半年两度到辽调研 为了振兴东北国策的出台,新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半年之内已经两度到辽宁做调查研究,一次是今年农历除夕之夜,温家宝到辽宁阜新一煤矿矿井下和煤矿工人一起过年。但当5月底6月初,温家宝第二次到辽宁的时候,其经济意义已经凸显。 消息人士透露,温家宝在辽宁考察后所作的报告,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基调。去年底在北京召开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温家宝在辽宁的讲话,则首次称这一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这两个地区情况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全国经济战略的重大问题”。 温家宝特别强调两者可以“并行不悖”,东北的振兴“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有必要把振兴东北“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中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中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增长极”诱惑初现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台过几项区域发展的重要国策,如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和开发浦东在内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等等,振兴东北作为一项新的国策,已经开始让人憧憬东北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 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背靠华北,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而且,东北三省在工业、农业、交通和自然资源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长春会议”的召开等于一个契机。目前,东北三省已经具备了推进大开发、实现大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正像辽宁省省长薄熙来赴会前夕向媒体所说的:“外商北上是时候了,也该闯关东了。” 东北渴望恢复雄风 薄熙来称,4年前,国务院制定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现在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际上,东北的振兴与中国整个经济战略的价值和西部大开发是等同的,目前辽宁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装备制造业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的基地,换句话说,就是成为共和国的装备部。 他认为,敏感的商人若是到东北来,定会觉得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心旷神怡,别看东北还有困难,但商机无限,很多城市都有欢迎外来投资的“饥渴症”,很可能来了以后一见如故、一拍即合、一举成功。 谋求突破的心态目前在东北极为普遍。在“钢都”鞍山,鞍钢的技术水平已经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升级到21世纪初,并希望再用5年的时间,进入世界最大钢铁企业的行列。鞍山市正在为减低对中央企业的依赖程度而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该市市长希望以加大鞍山的开放度来实现地方产业的发展。这位有博士头衔的市长日前的表态令外界印象极深——“鞍山以外,都是老外”。 新闻分析 东北要振兴首先要改制 中国的制造业基地早已开始南移,显然,只靠中央“给钱、给政策”,靠“新瓶装旧酒”,东北想走出新工业化之路是不现实的。 温家宝6月初离开辽宁时,留下了一句话:“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最根本的是要靠改革。”并表示即将出台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方案,主要靠市场经济机制,这样才能长久持续。温总理的讲话主旨明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体制与机制创新在先。 与沿海城市群比,东北三省最根本的还不是发展水平的现实差距,而是体制的落后,是市场经济观念、体制在东北的不发育和发育不良,是巨大的历史包袱和民营经济的盘子实在太小。振兴东北希望巨大,但东北要振兴,首先要改制! 营口市委书记孟凡利对记者说:“最重要的是所有制的改造。”这样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在内地便已经有人旗帜鲜明地提了出来,但做起来却是极其艰难的。孟坦言:“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既得利益者,他们甚至发动职工进行反对。”目前,营口97%的国企已经改制为民营企业,并从2000年开始扭转了国企一连7年的亏损。孟说,当时不干不行,不干连改革成本都没有了! 晨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