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期多长?经济政策着力8方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8日 15:06 经济日报 | |||||
综合分析经济增长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因素,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且能持续较长时间,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非典疫情不会改变经济强劲的内在增长趋势。结合定性分析和模型预测,在考虑非典的后续影响后,预计全年GDP增速仍可能达到或略高于8% 经济增长基础日趋巩固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以改善居住、出行条件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正在启动,住房、电信和汽车等高成长产业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我国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对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转换、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民间投资加速成长,企业素质总体改善,市场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调剂作用明显增强。所有这些,为提高经济机体的抗冲击能力打下较好基础。 对影响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的内在因素分析表明,我国经济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将会持续较长时间。主要体现在: 存货投资恢复上升。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及时调整库存,对短期经济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供应会增加库存,存货投资上升是短期经济增长进入扩张期的重要指标。从2002年7月开始,我国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逐月递增,到今年4月已提高到9.9%,是199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从我国存货投资的变动规律看,其上升期大约持续2年,如果没有意外冲击,目前由存货投资上升所拉动的短期经济增长加速,可能延续到明年上半年。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既反映当前需求,也是未来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表明,由投资增长加快所拉动的经济快速增长大约能持续4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2000年恢复上升,增速不断提高,今年1—5月增速均在30%以上,同期GDP增长也呈现出加速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已进入由投资拉动的快速增长期,预计可持续到2005年。 经济结构升级幅度增大。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与最终需求密切相关的结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推动力量。在技术进步、消费升级和相关高成长产业的拉动下,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大约能持续8年,即从2003年开始到2011年,我国经济将保持上升趋势。 在结构升级、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我国经济的内在增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抵御负面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这与1997年我国经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今年疫情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速,但不会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格局产生实质性损害,动摇不了经济扩张的内在趋势。综合上述分析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预测,在考虑非典后续影响的情况下,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或略高于8%。 疫情后续影响不容忽视 非典已经显露的负面冲击主要集中在部分第三产业和疫情严重地区。当然,有些行业例如旅游、餐饮、住宿、客运等受到的冲击已扩展到全国,但其他地区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相比,受影响的程度还是有差异的。值得关注的是,疫情的后续影响还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非典加大就业压力,对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影响比较严重,进而会影响这部 分人群的消费增长。疫情对容纳就业比较多的餐饮业、商业、社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冲击最为严重,加剧了本已十分尖锐的就业矛盾。未来较长时期中,就业压力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困难都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经济升温在短期内难以明显缓解这方面的矛盾。 非典对外贸出口还有较大后续冲击。由于大多数出口产品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已经减少的部分出口订单难以补回。从签下订单到实现出口需要一定时间,目前疫情发生最早的广东地区出口增幅已开始放慢,估计疫情对全国出口的影响到三季度才能反映出来。今年下半年出口增幅有可能出现较大回落。非典对我国投资环境也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持续的时间可能更长,对吸引外资、扩大出口产生的冲击需要充分估计。 非典对工业可能也有较大滞后影响。主要有:(1)2002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22.3%,如果非典对下半年出口的滞后影响较大,必然会波及下半年工业增长。(2)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90%以上企业的国外订货受疫情影响严重,下半年形势可能更为严峻。(3)非典对部分居民收入和消费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对下半年消费需求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对工业增长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 经济改革的八个着力点 下半年及今后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当综合考虑短期和中长期的改革、发展、稳定目标。 经济改革着力点可结合“远近兼顾、供求结合、重视社会发展、加大改革力度”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具体政策措施可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一)改进消费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把扩大内需的重点进一步转向刺激消费。住房、电信、汽车、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领域,以及一些传统的高档消费品方面,进一步清理限制性政策,尽快完善推出汽车消费政策等鼓励消费的措施。拓展互联网业务,发展“非接触型”的服务消费。提高城镇“低保”标准,继续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做好农村减负增收工作。 (二)调整财政政策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根据财税体制改革方向和国家鼓励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把短期税费减免与中长期税制改革结合起来,适当延长已出台的有关税费减免时间,扩大和稳定减税措施。坚持实行一般行政性开支“零增长”,公务员长工资的支出计划可考虑继续推迟。 (三)改进货币政策操作,加强结构性调节功能。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时,注意采取必要的协调措施,应把贷款增长率作为重要的中介目标,发挥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修订贷款通则,积极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疏通融资渠道。 (四)加大对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积极促进就业。进一步落实财税、金融、劳动工资等方面支持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一些新的服务性就业领域。 (五)努力扩大出口,尽量减少损失。加强和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工作,提高出口商品的卫生水平,主动开展同进口国相关机构的合作,以利消除疑虑。鼓励和支持企业到海外大力开展市场推广和新产品推介活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改进企业的国际营销方式。 (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民间投资。在投资方面,重点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政策投资切实限制在社会公益性或自然垄断的领域,将政府投资纳入预算范围,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投资活动的监督。在融资方面,完善各类金融企业的治理结构,健全风险控制和责任制度;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推进金融工具多样化,完善证券市场规则。 (七)立足于中长期目标促进城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结合“十一五”计划制定,加快研究提出我国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八)尽快建立健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借鉴此次抗击疫情的经验,理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制度,设立应急基金,以形成信息准确、预警及时、资源整合有力、指挥运转高效的危机处理体系。 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卢中原 李建伟 张立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