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亿投入垃圾项目 国债资金投放让人深思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6日 10:17 北京青年报 | ||||
殷莉 马洪涛 苏岩 增发国债成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但投放效果让人深思 记者日前对四川省1998年使用首批国债资金兴建的11家垃圾处理厂中的3家进行了采访,结果令人吃惊,多数项目不能正常运转。1997年以来,增发国债,成为我国实施积极财政 -11家垃圾处理厂中8家都没能正常运行 在长江的支流岷江边上,分布着几座利用国债资金修建的垃圾处理厂。记者从都江堰沿着岷江上行直至九寨沟,沿途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垃圾随意堆放在江边,污水直接排入江中。 记者来到九寨沟垃圾处理厂,该厂的业务负责人陈兵告诉记者,厂子刚建起来的时候根本不能正常运转。虽然他们多次找设备商来维修,但还是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厂自己出钱出力进行大力改装,后来才基本上能够使用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制肥车间按照当初的设计,垃圾焚烧以后是可以通过这个车间变废为宝制成肥料的。但陈兵说:“现在没用,因为制的肥没人要,有很多玻璃碴儿,手脚易划伤,所以设备闲置。” 记者同时对松潘和都江堰垃圾处理厂进行了调查,记者发现,这些厂之所以不能正常运转,主要原因是机器设备存在比较大的缺陷。而在四川省的11家垃圾处理厂中,共有8家垃圾处理厂目前都没能正常运行。根据四川省计划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四川省首批国债资金兴建的11家垃圾处理厂国债投资总额为1.43亿元。 -垃圾处理设备提供公司业务资格已被取消 在四川省环保局记者了解到,首批国债资金兴建的11家垃圾处理厂中,有8家的设备由四川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家提供。四川省环保局的助理巡视员黄崇祥表示,早在去年7月,四川省环保局就取消了四川省绿色环保公司的相关业务资格。黄崇祥称,“当初8家垃圾处理厂都选中这家,是因为它有一些建垃圾处理厂的经验,虽然没有直接建过厂,但做过很多工作。”没有建过垃圾处理厂,却在公司成立的当年就承接下了8家垃圾处理厂的设备工程。 记者曾见过都江堰市建设局和四川省绿色环保公司于1998年9月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上,除了双方的公章和法人代表的签字,具体条款基本上都是空白。凭借这样一个合同,四川省绿色环保公司建起了无法正常运转的都江堰垃圾处理厂。 -文/《经济半小时》 国债资金不需要投放的项目产生收益 国债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今年才刚刚发现,到底应该如何管好国债,把宝贵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记者走访了中国财政协会副秘书长刘尚希。 记者:“国债既然称为债的话,这个偿还应该靠什么样的方式?” 刘尚希:“国债的偿还根本上就是靠税收。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债是税收的提前使用。” 记者:“也就是说国债的偿还不需要国债投放项目本身来产生收益。” 刘尚希:“对。因为国债的使用是按照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统筹考虑的,它不是说要产生项目效益。如果要产生项目效益,那就违反了政府投资的原则。” 记者:“那是不是说国债可以没有任何收益呢?” 刘尚希:“国债的收益可以是无形的、长期的,可能是看不见的。但是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有好处,比如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记者:“很多地方在使用国债资金的时候把国债资金称为免费的大餐,将来谁来为这个大餐付账?” 刘尚希:“风险最终落到财政部门,最后是国家财政,如果这种风险不断扩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是政府的债务发行不出去。债务发行不出去就是借新还旧也不能持续了。这时候就意味着一种财政危机。事实上,我们现在很多国债使用的漏洞都是通过后来的审计发现的。责任可以追究,但损失是很难挽回的。” 在目前的体制下,发行国债凭借的是中央政府的信用,可最终使用国债资金的往往是地方政府,要让国债资金用得放心,除了需要加强审计,更需要改革体制上的弊端,使国债的使用者真正对国债负起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