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排雷”与GDP“打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2日 07:1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郝洪 国家审计署组成的300名审计员刚入驻中国工商银行没多久,这家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就自揭家丑,主动曝光5起百万元以上大案。 据说,案件的发现源自工行在全辖范围内开展的一场名为“扫雷工程”的运动。有报 国有商业银行阵营中,开展“排雷”工程的不只是工商银行一家。随着审计署对金融业审计监管的行动的深入开展,金融改革呼声再起,几乎各家银行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排查、整改工作,整改目标当然直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金融风险。整改工作进行得相当艰难,相当多案件往往要追溯到好几年前,涉及数任领导,牵扯多家企业,多个部门领导,其情节曲折复杂不亚于好莱坞大片。 不过,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最艰难的并不在于“排雷”本身,而在于“排雷”之后制度的完善。从技术层面而言,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上也做了相当多的努力,比如严格审贷管理,缩减分支机构,严密的贷款负责制等等,但这些努力并没能有效地堵住许多问题贷款漏洞。 国有商业银行问题贷款所造成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与其内部管理控制上的漏洞相关,一方面与这些银行在市场中的尴尬角色有关。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地完善它作为企业的独立形象,但其形象边界始终不是很清晰的,说是企业,它们有行政级别;说是行政机关,它们又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说是行业直管,它们又和地方上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模糊状态正是滋生问题贷款的温床。 如此尴尬的角色定位注定将银行改革与政府改革联系在一起,对地方经济的考核机制,地方官员的选拔机制等等,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政治体制改革,事实上都在影响着银行改革的步伐。 就拿眼前的例子来说,今年1至6月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速度过快,业界人士担忧其中隐藏金融风险。风险来自何方?来自各地对GDP不切实际的追求,来自盲目的城市化指标———从数据分析来看,正是“公共投资增速不减,类似钢铁等工业投资增幅继续回升,房地产行业仍然红火,加上出口拉动外贸增长等,这些因素使得贷款增长幅度较大。” 盲目地上项目,而在项目经营上又缺乏相应的决策责任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其结果就是将银行深度套牢。前不久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公布了对18个重点机场和38个支线机场建设管理情况的审计结果。 结果表明,大部分机场亏损严重,经营困难。已竣工投产的重点机场中有9个亏损,累计亏损额为14.46亿元。38个支线机场中有37个亏损,2000至2001年度亏损额为15.27亿元。这些机场大多布局不合理,建设规模和标准脱离实际,过度超前。 眼下,据说全国各地正蓬蓬勃勃地抢着上马地铁项目,在建或准备上马的地铁项目已超过20个,总投资额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还有些地方,为了实现城市的迅速扩张和GDP的高速增长,不顾实际,盲目上基建项目,鼓励房地产开发。这些地铁“泡沫”、房地产“泡沫”最终表现为问题贷款。从这个角度上而言,银行要“排雷”,GDP也要“打假”,内部控制体系与外部运行环境同时改革,才是银行改革的最佳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