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贷款漫漫无期几成呆账 17家银行急欲脱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1日 12:11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 胡宝强 杨超 上海 深圳报道 “我们做了一次冤大头”,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无奈地说,“我们帮助了企业,最后又为企业所累。” 确切地说,中国银行只是17个冤大头中最大的一个。这次银行掉进的陷阱是出口退税 “虽然还没有企业向我们反映有商业银行拒绝贷款,但是各商业银行对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已经提高了警惕。”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朱沛对记者说。 “我们是从2001年9月开始办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的,很多账户托管贷款马上就到期了,而2001年的出口退税有些企业还没有排上队,这笔贷款无疑会被划到我们的不良资产里面去。”一国有大银行广东省分行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显得无可奈何。 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银行为财政埋单? 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始作俑者是浙江省宁波市。2001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外经贸部(现已并入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通知》。根据通知精神,企业可凭有效的欠退税单据作为抵押,按国家应退税额的七成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 权威人士指出: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真正的贷款债务人应该是财政,其实质是财政向银行的借款。 事实上,由于贷款是以财政的出口退税作为担保的,基于“政府信用”风险小,各家商业银行普遍看好这项业务。 “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在刚刚出现时,曾经是香饽饽。各家银行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客户抢夺战,贷款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们是因为起步早,所以争取到了一些比较优质的客户。”深圳发展银行广州分行办公室梁超杰对记者说。 有资料显示,从2001年开办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至今,各商业银行已累计发放该贷款超过500多亿元,在地域上主要集中于上海、广东等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上海市为例,截至2003年5月底,商业银行出口退税账户委托贷款余额已经达到73.9亿元人民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转眼间香饽饽变成鸡肋。“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的风险其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退税周期延长,二是法律地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朱沛说。 按照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的精神,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发放时限从半年到一年不等。这种短期低息贷款可展期,但展期时限不得超过首期时限,也就是说最长期限是两年。 但是承诺并不总是能兑现。朱沛说:“2001年,上海市外经贸委牵头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申请业务,当时并没有明确的贷款期限规定,去年开始出台正式的政策,规定此项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最长期限是一年。结果退税周期延长,从半年延长为一年,甚至超过一年。从而造成银行贷款逾期。我们已经向总行建议,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但至今没有答复。因此,虽然是以国家税收作为担保,给出口企业退税,但是却给银行造成一定困难。” 朱沛进一步解释道:“另外,从法律上讲,出口退税不是有效的担保,出口退税不是抵押,不具备抗拒第三方的功能。企业一旦破产、或者涉嫌偷骗税,这笔贷款就基本上蒸发了。当出口企业与第三方发生纠纷并诉诸法律时,企业的出口退税账户就可能被法院冻结,对于委托账户中款项的分配银行也没有优先权,这就很难从法律层面上保障银行利益。上海曾经就发生过因经济纠纷,企业账户被法院查封,退税款无法打到企业的账户上,银行白白增添一笔不良贷款”。 据悉,从去年开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试图和最高人民法院协调,解决出口退税托管贷款的法律地位,至今仍在协商中。 银行有意脱身企业有苦难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出口退税期的不断延长,导致银行出口退税贷款逾期,银行不良贷款率随之上升,已经影响到银行资产的质量,日益加大的风险,让银行提高了对“出口退税账户委托贷款”业务的警惕性。 为防范风险,各家银行对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越来越谨慎,也找到了各种方法来应对。深圳发展银行广州分行国际业务中心娜仁图雅总经理说,该行特意推出了一种防范风险的封闭式的做法,即把出口退税账户委托贷款与该企业的新增业务联系起来。“但风险仍是防不胜防。” 有银行已经准备收缩“出口退税账户委托贷款”业务,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更有银行声称如果国家再继续拖延出口退税,他们很有可能考虑暂停办理此项业务。 这对许多依靠银行“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维系资金链正常运行的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银行处于两难的境地。上海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贡瑞临表示,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出口 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为我国出口做出了贡献。但是,一边是国家鼓励出口,一边是银行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变成不良贷款。“这不奇怪吗?”他反问记者。 另外,1993年国务院决定不允许财政向银行借款,这是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目前实行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办法,其实质是财政向银行借钱。 “财政不退税是问题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秦池江以为,“出口退税贷款作为金融部门配合财政部门的一项业务,应当是没风险的。国家在出口退税方面是有政策的,应该是财政拿钱。现在的2500亿元出口退税余额全是银行垫的,直接、间接是从银行得到的钱。如果银行拒绝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这是正确的。” “只有把矛盾揭开,向财政摊牌,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更快解决。拖不是办法,如果是财政政策管理的失误,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的办法来解决问题。”退税指标阻挡退税步伐税改迫在眉睫 出口企业成为“风箱里的老鼠”,既要支付贷款利息和罚息,还要忍受资金链可能断裂的折磨。虽然通知建议,利息部分一般由各地财政贴息80%,余下的20%由企业自付,但是只有少数地方财政能够拿出钱为出口企业贴息。 “2001年的出口退税款到现在才拿到一小部分。”一家以纺织品出口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财务部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近4年来,这家企业已累计积压出口退税8亿元。“按照这种退款速度,企业的资金怎么能周转得过来?” 出口退税漫漫无期的问题正严重困扰着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这位财务部负责人说,我们的出口每年都是以两位数字向上增长,在创造了骄人出口成绩的同时,也体会着一般企业难以尝到的苦处。对于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而言,财务报表中的高应收款和高负债很是常见,我们只能拿账面利润宽慰自己。退税款就这样被长期拖欠,一年、两年甚至两年以上,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说句实在话,没有银行借贷我们难以维持生存。 而来自有关部门的数字,2002年应退税2000亿元,但国家安排的预算只有1250亿元,缺口达750亿元。据保守估计,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累积出口退税拖欠款已达2500亿元。预计2003年该数字将达到3000多亿元。 “国家每年给各个地区的出口退税的指标就这么多,这个指标的增加速度远远赶不上企业出口增长的速度,这个缺口越来越大。”深圳市国税局进出口税务管理分局局长李鸿杰一语破的。 据李鸿杰介绍,深圳市1到6月获得退税指标4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7%。但退税指标依然不足。据大致测算,深圳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其中免抵额占免抵退税额70%到80%左右,真正欠退税30%左右。而在2002年,广东省出口占全国总量的36%,而出口退税指标仅占到20%左右。 广东省国税局相关人士透露,广东所拿到的退税指标,包括正在审批的,已经用掉了95%,目前正在向中央求援,希望中央能增加广东省的指标。 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山大学税收与理财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华教授认为,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只能是一个过渡性措施,这对解决出口退税期缓慢的问题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但很明显,如果退税款下不来,银行包袱增大,银行风险就会加大。将出口企业的风险转移到金融企业上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出口退税是考验政企关系的‘试金石’。国家信用从1985年国家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就频频遭遇挑战,如今银行坏账的出现,加剧了信用危机。这是很危险的。”一位长期关注中国税制改革、不愿意透漏姓名的专家希望通过记者能再次表达他对中国出口退税改革的呼声。 资料 退税贷款为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的简称,是指商业银行为解决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款未能及时到账而出现短期资金困难,在对企业出口退税账户进行托管的前提下,向出口企业提供的以出口退税应收款作为还款保证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