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人民币升值争论暂画休止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04日 18:55 中国经济时报 | |||
中新网7月4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6月底在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年会上表示,他并不认为人民币有重估升值的可能,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这是自去年下半年产生日渐增强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以来,中国最高层官员最明确的表态。 《中国经济时报》今天刊载时评文章认为,结合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上透露出的相同信息,人们有理由认为,有关人民币是否升值的争论暂可画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这项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曾饱受世界赞誉的政策所得到的评价已是今非昔比。因为坚持“人民币定值过低导致中国出口猛增的同时输出通货紧缩,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经济增长并扭转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都必须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一环节”的说法,从去年的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马不停蹄地在国际社会上游说,到最近的美国财长约翰·斯诺打破沉默敦促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种种迹象表明,包括美国在内的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正在进一步施加压力,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在压力尤其是国际压力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维持现有政策的做法可以理解为,中国对自己能够同时实现出口贸易的增长和外汇管理体制的稳定感到满意。这意味着在这次争论中,“稳定派”占了上风。他们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水平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实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益于中国和世界。 中国的这种态度会得到赞同。国际上认为“让人民币升值是个坏主意”的人为数不少,像“欧元之父”蒙代尔、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等。 是谁需要强势人民币?人为地让人民币升值不符合中国利益也不符合“重估派”的利益。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说,人民币汇率重估论者的理由有缺陷:一、中国的出口在快速上涨的同时进口也在快速上涨,中国巨额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源于资本净流入而非贸易顺差。而且中国出口产品的对外竞争力不是靠贬值得到的,而是来自大量非国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来自拥有大量低成本、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二、尽管中国对美国保持了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但其中许多是在中国的美方企业或与美国进口商相联系的生意往来。有鉴于此,并不清楚人民币汇率重估将对美国有多大益处,反而有可能伤害美国消费者。三、那种认为因为中国经济比其他国家增长快,所以人民币应该升值的逻辑有问题。谴责中国是世界通货紧缩之源的理由有缺陷。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并非是所谓的“中国输出通货紧缩”之过,这种将国内问题国际化的手段不见得事事有效;自己在十几年前曾吃过货币升值的苦,不能让别人也跟着尝。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人民币升值也不能拯救世界经济,相反会加重世界经济的衰退。作为世界经济中的惟一亮点,中国经济的持续走强将为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做出贡献。而且,“人民币并非解决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的关键。”高盛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的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中国经济虽然增长迅猛,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球总GDP的3.5%。中国的对外贸易额虽然在迅速扩大,但依然只占全球贸易总额的5%,不具备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能力。 “事实上,中国和世界必须要面对的真正问题不是人民币应当重估与否,而是这个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相比之下这种讨论更富有建设性,得到中国的呼应是自然而然。尽管这种呼应很“官方”。周小川秉承近年官方的一贯说法,在国际清算银行年会上再次表明,中国将在汇率机制形成方面不断完善。(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文/李慧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