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甚于经济过热隐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30日 13:21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王延春北京报道 阻击战蓄势待发 一环套一环,央行、银监会似乎正在联手对银行金融风险进行遏制。 首先是央行打出了一套收缩信贷的“组合拳”:4月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大手笔发行票据,发行总量达300亿元;6月16日央行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收紧房地产信贷业务;并放出风声要差别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与此同时,新成立的银监会也是“重拳出击”:5月27日,部署了对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非信贷类资产进行检查;6月26日又发出通知,将对四大行表外项目和表外业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这是银监会首次对四家银行表外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是银监会继对表内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加强监管后,实现表内表外统一监管、全面防范银行风险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几乎与此同步,上交所也传出消息,将修改债券回购细则,切断由债市流入股市的资金。 一切并非没有缘由。6月26日,审计署向全国人大报告了建行和农发行经营管理中出现的违规放贷等问题,再次给金融机构敲响警钟(见本版报道《审计署再曝银行顽疾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邹卫国对记者表示,这些举措并非偶然巧合。各部门联合打响的阻击战,预示着银行全面改革的大动作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全面启动将到来。邹卫国说:“2006年银行上市迫在眉睫;2006年底将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中国银行业更是严峻的考验;外资银行2006年的大举进入……各种压力迫使监管层酝酿的金融领域系统性改革方案将加速推进。” 种种迹象显示,金融监管机构同念“紧箍咒”的目标并非直指当前宏观经济趋热,而是直指金融安全。一直关注货币政策动向的银河证券金融专家苑德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触动央行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紧缩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并未出现。央行等部门的一系列举措的目标是金融安全和信贷风险。” 触动银行神经 收缩信贷的“信号”已经触动了银行的敏感神经。“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央行收缩信贷的‘高压线’,在信贷操作上开始变得谨慎。行里正在讨论调整贷款结构。”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的邓先生告诉记者。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央行放出“适当时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风声,对我们心理的影响要比实际大。“央行提醒银行在信贷规模攀升之际警惕呆坏账风险的意图彰显。” 建行着力从机构框架、操作流程、政策规范和技术角度构筑一道信贷风险“防火墙”。建行新设的信贷审批办,进一步细化了信贷风险管理部、信贷审批委和资产保全部的职责,明确了信贷风险管理部从单一的信贷监管变为全面的信贷管理。 中国工商银行除了在各地分行建立放款进度跟踪制度外,还对存量贷款不良率较高的某些行业严格控制新增贷款。中国银行有关负责人近日亦表示,加紧完善信贷风险预警监测和信贷管理机制。 经济难言过热 针对央行近日举动,一些意见认为央行目前收缩银根是担心通货膨胀,从而收紧偏松的货币政策。然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应慎言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令不少人担心。金融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M2余额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20.2%,高于央行5月份修订后18%的增长目标,是1997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专家认为,M2仅高过增长目标2个百分点,并不表明经济过热。此外,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的相对增长速度,18%-20%的货币增长速度属于正常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吸纳了相当一部分货币供应量,使实际的货币流量没有指标显示的那么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曾表示,在目前我国的经济与体制环境下,仅仅依靠货币供应量指标反馈的信息来指导货币政策操作已经行不通。在金融市场得到发展但市场结构尚不稳定的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控要看M2,但又不能仅看M2。在判断企业货币资金松紧的真实态势时,必须把国内信贷总量、其他宏观经济指标、资金价格等因素考虑在内。 今年年初受伊拉克战争影响,钢铁、石油、电力等原材料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致使今年第一季的中国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0.5%。但国家发改委研究所一位人士说:“物价还整体处于由负转正的回归区间,没有通胀迹象。”IMF在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03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仅为0.2%,表明中国仍然存在通货紧缩隐忧。 隐患仍在不良贷款 显然,银行“畸形”的信贷结构中潜伏的金融风险更加值得央行的关注。早在2002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就提醒防范房地产过热引发金融风险,并提醒新增贷款主要流向于房地产、建材以及氧化铝等周期比较长的产业,易产生泡沫。今年2月20日发布的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进一步指出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影响到房地产金融的发展,隐含了一定的金融风险”。但最近的中银香港刘金宝事件和上海地产商周正毅事件,促使央行认识到对房地产信贷进行调控的紧迫性。 “可见,央行在房地产问题上的政策敏感度是较高的。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调整政策出台。”一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学者表示。 央行金融研究局一位人士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央行的举措是有它的前瞻性的,在经济周期趋好、货币供应量趋大的情况下预警信贷风险,有利于银行在经济走出景气周期时提早控制、防范风险。” “房地产市场过热,会有大量空置房或烂尾工程,央行担心因呆坏账滋生而导致金融风险。央行采取措施控制银行贷款的供需,不是从总量上全面紧缩货币政策,而是针对货币需求结构进行调节。”苑德军说。 邹卫国也认为:“银行资产的安全,可能是央行要进行准备金率调整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巨额坏账的存在,几乎使商业银行单单依靠贷款业务盈利是几乎不可能的。标准普尔公司在最近发布的《中国银行业2003-2004展望》中认为,中国银行业欲平安渡过未来不可避免的经济下滑危机,现在就必须严把国有银行借贷关。报告同时指出,国有银行亟需政府5000亿美元资金援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表示,当前货币政策调控必须重视贷款指标;巨额不良贷款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夏斌说:“中国银行体系目前巨额的不良贷款规模已明显制约了信贷的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