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暴雨将至 中电总公司大案谁将落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29日 1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王虎 李红兵 王梓 北京报道 中电大案谁落马? 6月25日下午,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员工得到通知:6月30日召开全体职工大会。 这个通知来得不寻常。当天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0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汇报了对国有骨干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其中,关于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多年前一笔旧帐的调查被披露出来。 李金华报告说,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原总经理等人,于1994年10月和1995年2月,违规为北京和山东两家公司办理进口货物信用证担保,这些担保均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涉嫌金融诈骗。目前这两个被担保公司已注销,由银行向境外垫付的信用证本金和利息全部损失,折合人民币7.76亿元。1993至1995年,还擅自动用巨额资金投资或出借给香港和北京的有关公司,目前已形成损失2.08亿元。以上担保、投资和借款,给国家造成巨额损失,但直接责任人7年来始终没有被追究责任。对此,国务院已责成公安部立案查处。 6月27日上午,记者从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办公室获知,从1987年到1995年,担任该公司总经理的是欧阳忠谋。1995年欧阳忠谋转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2000年5月迄今,欧阳忠谋任中国电子百强第一位的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 但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能确认审计报告中所说的“原总经理”和“直接责任人”到底是谁。据公司的员工介绍,公司现在最高领导叫“总裁”,总经理有多位,分别负责财务、投资、进出口等领域。而另一位员工告诉记者,早年时公司只有一位总经理,欧阳忠谋当年确实是总经理之衔,总揽公司事务。 记者致电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办公室,但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对此事不清楚,欧阳忠谋现在仍在正常工作。 而在27日下午时,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的一位员工说,公司上上下下都在议论这件事。 一位相关部门的知情人透露,这次的审计报告措辞激烈,前所未有,将会有人受到严肃处理。 来自审计署的资料显示,1998年至2001年,全国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5.7万个,审计党政领导干部4.2万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1.5万名。审计后,干部管理部门参照审计结果,撤职20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70人,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1010人。 审计报告出台前后 今年3月3~5日,国家审计署特派员办事处财政和社会保障审计培训班,在北京西直门华审宾馆举行,审计署财政审计司等相关司局以及18个特派办的50多名官员与会,标志着2003年的审计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3月5日,培训会议结束后,审计署副审计长刘家义和项俊波发表讲话。3月15日,各地的特派办正式进驻辖区内的单位审计,4月1日,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和社会保障审计司由刘家义副审计长带队,正式进驻财政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审计。 据相关部门的知情人透露,从3月15日开始,每隔5天,每个特派办就会将辖区内的审计情况向审计署财政司、社保司汇报,财政司和社保司在经过综合整理后,反馈给全部18个特派办。这样,财政司和社保司在审计中央财政支出发现疑点和问题后,可以很快从基层财政得到核实,地方特派办在发现地方财政疑点问题后,可以很快通过中央财政支出得到核实。 整个报告一直到4月底才完成。当时,为了完成对中央本级预算管理的审计,对财政部审计组的审计一线人员住在三里河的贵阳饭店对财政部进行审计。 4月30日,财政部审计组在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后,从财政部撤出,在此前的4月20日,各特派办的审计工作也基本结束,这两大人马的审计情况,再加上2002年下半年进行的专项资金审计,这三路审计结果,就构成了这次审计报告的主体内容。 一般预算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各地方、各部门需要中央财政补贴、拨款的预算,向财政部上报。财政部收到各地、各部门的上报后,通过与国家计划部门协调,对地方上报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查核实,对地方部门上报的预算计划进行调整,然后批转回各地方和部门。 各地方、各部门在收到财政部批转回的预算案后,经过相应调整,再次上报财政部。之后,财政部根据与各地方、各部门达成统一后形成的预算案,经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审议批准后,由财政部正式实施。社保问题 在去年的审计报告中,对社保资金的审计情况几乎没有提及,而在今年的审计中,社保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被作为“主要问题”在“中央本级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单列出来。 报告第一部分“中央本级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专门指出:“原铁道部、交通部等11个行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移交地方管理后,财政部自1998年开始,陆续将存放在这些部门的行业统筹资金结余收缴到中央财政养老保险基金专户,截至2002年底余额为59.34亿元。根据国务院规定,上述资金应主要用于平衡移交过程中地区的资金缺口问题。但财政部一直将这部分资金存放在中央财政养老保险基金专户,没有按规定安排使用,每年又另外通过预算支出,安排行业统筹移交地方后的资金缺口。这种做法,不仅造成了这部分资金的长期闲置,而且还加大了中央财政支出负担。” “像这样把社保问题作为一个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审计,以前还没有先例。”一名知情者说。 事实上,社保资金早已问题重重。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例,据审计署的相关统计:自1999年以来,审计署共组织审计养老保险基金共5825亿,查出违规违纪基金269亿,其中挤占挪用110亿,大部分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委托金融机构贷款或自行放贷、投资入股和经商办企业,有些甚至已经无法收回。 2003年3月5日,在审计署大规模社保审计工作即将拉开帷幕的前夕,审计署副审计长刘家义在一次会议上指出:“1998年到2002年整个中央财政投入的社会保障资金是1930亿,而且是逐年大幅度地增长,2002年中央财政投入的是600亿,1998年是96亿,增长了6.2倍,这些资金是怎么用的?用到哪里去了?” 里程碑式的转变 6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全体会议会后,一位委员说,这份“完全揭露问题,新鲜感很强”的报告在中国的审计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今年是审计署成立20周年。在法制化的道路上,中国的审计工作经过了“四步走”: 1982年12月4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相继设立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颁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1998年3月,李金华任审计署审计长、党组书记。5年来,审计署重点揭露了预算之行中的违法违规问题,通过审计处理,上交财政260多亿元,追回被挪用侵占资金240多亿元。 在审计的作用下,预算分配秩序明显好转。最明显的表现是,1998年审计查出国务院部门违法违规问题金额164亿元,3年之后,这个数字下降到20亿元,下降了87%,部门本级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明显减少。这一方面得益于审计制度的完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成为中国审计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还得益于审计署整体工作态度的转变。 审计署一位工作人员说,因为工作性质的问题,审计工作经常面临很大的挑战。“在我们审查的过程中,被审查机关互相通风报信,隐瞒事实是常有的事。”这位工作人员透露,更有甚者,在审计署进驻以前,一些部门召开全系统紧急会议,讨论应对之策。 对此,李金华的对策是转变工作思路,他多次强调:要将服务寓于监督之中。 来自审计署的消息说,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明确目标和方式,国家审计署近期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制定了《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为了将规划制定得更加完善,李金华署长亲自主持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就有近30个。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的规划中明确的重要内容就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并重”以及“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批和效益审计并重”两大原则的确定。而之前的审计原则更侧重在审计和财政财务的合法审批。 审计署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来,我国的审计工作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由原来的“全面铺开”变为有重点的“审计调查”,而且这种方式正在成为我国审计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比重也在逐步加大。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管理以及专项资金使用调查的加强就反映了这种趋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