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土地市场 小心伤及无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15日 16:09 经济观察报 | |||
据媒体报道,上海首富周正毅与中银香港的问题贷款事件,备受中港两地监管当局关注,因事件牵连甚广,调查范围正进一步扩大。中央与上海市政府已列出一份名单,锁定上海逾20名地产商为重点调查对象。这次追查的重点首先是“多重抵押、连环担保”贷款,而且还会追溯至过去3至4年在当地的土地批租情况。与此同时,全国性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也在渐次开展。 做地产生意,首先要有一块好地。但在中国很多城市,所谓好地,绝不仅仅是指那些位置好、风水好的地,它还必须有另外一个重要条件——地价因素当中非市场决定的成分要少。这个条件决定于批地的过程之中。 一块土地的使用权用钱几何本来是开发商算计的事情,就如同普通的生产商算计原材料成本一样,但是土地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的稀缺,更在于它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要想用地盖房,必须得向政府申请,得和政府官员打交道。尤其是在中国这二十几年的转型过程中,土地的使用权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制度建设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在这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奇怪,腐败现象当属其中之一。问题是,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问题如果集中爆发,弄不好有可能彻底破坏来之不易的房地产产业初步市场化的大好格局。 地产商潘石屹对媒体说,国内土地出让制度不完善,早已存在很多问题,已经埋下了很多“炸弹”。 事实上,土地批租黑幕很早就是世人都知道的秘密。看看国土资源部的网站就知道了,那上面说,光是去年一年的非法土地交易就有8万1千多起,国家损失达15亿4千多万。业内人士指点记者说,仔细注意一下,每个大城市都会有那么两三个行事低调的地产商靠“能拿地”而成为富豪,这些神秘的商人一定和某位权势大员存在某种秘密联系,他们的发家史往往和他所依傍的官员调动、升迁使用的是同一张“路线图”。 国家利益大量流失、守法地产商抱怨竞争无序、动迁工程屡遭群众阻碍、房屋质量低劣、经销商屡屡欺诈、房价居高不下,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的影子。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在查处贪官奸商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房改十年来之不易的成果,保护好房地产这个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市场,尤其要区别对待那些守规矩、讲信用的市场化的地产公司。 事实上,中国的地产市场并不乏这样的“好公司”,这些公司在为地产市场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受了不少委屈。我们经常听到他们抱怨说,无论怎样努力竞争,却从来拿不到好地。国家下猛力查处那些拉关系、走渠道的奸商,原本就是保护这些市场中的真正的商界精英,但是,他们中有不少人现在反倒开始担心起来。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周正毅案件东窗事发,国内各大银行开始了全面贷款紧缩,尤其是涉及房地产的贷款。在各商业银行下达追债令之后,已经出现一些不相关的开发商的项目被查扣或者被接管的事情。 相信这一段时间以来,地产商的内心一定颇多起伏。年初,“泡沫论”声浪汹涌,市场盛传国家会收紧银根,不少人感到岌岌可危;SARS之后,又传为GDP增长着想,国家地产政策风向会有大变,不但泡沫问题按下不提,反倒会有意让银行增加放贷以利地产业再进一步,谁知现在又出了个周正毅案件。下一步会如何,他们完全没了底。很多地产商害怕会出台正式文件,要求各商业银行收紧信贷。银行自行保本无可厚非,但这样的指示到了下面很可能会变成一刀切,即不分清红皂白,不论良莠,谁也别向银行伸手。 我们认为,对待中国现在的地产市场,应该像好的外科大夫善用手术刀一样,要稳、准、狠地切断权钱交易这个毒瘤与地产市场健康机体之间的联系,而不能伤及无辜。那么,这把手术刀是什么?那就是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监督机制。国土资源部去年公布并于7月1日开始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规定》,这个法规明确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依据、原则、范围、程序和相关的法律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实这项法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在技术层面上对其加以完善,真正做到在土地使用权面前人人可以平等竞争,才是解决地产市场上诸多问题的正确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