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上海首富涉嫌问题贷款 > 正文
中国银行开口:关起门来控制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14日 11:3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孙铭马腾

  北京报道

  灿烂阳光穿过透明的天庭,直洒向米黄色大理石,这些象征厚土的大理石晶莹剔透。建筑师贝聿铭要的就是这种顶天立地的阔气。但真正令中国银行总行大楼内这座金色大厅享
誉世界的,是拾级而上的清幽竹林、青苔斑驳的山石和潺潺流淌的长流细水,它们掬紧了漫散的豪华,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氛围。

  这不仅是贝聿铭的建筑理念,也是中国银行的理念。

  正如花旗银行的前任总裁瑞斯顿所说,沉默是世界上所有大银行的信念和梦想,不过它随时有破碎的可能。

  今年6月初,中国银行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中国银行是中银香港大股东。2001年中国银行成功重组香港中银集团,将10家成员银行合并成立当地注册的“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7月25日,重组后的中国银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是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6月6日,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在北京就中银香港向“新农凯”公司贷款一事发表声明。

  王兆文说,最近,香港有关执法机构对中银香港的某贷款客户涉嫌骗贷案正在开展调查,中国银行及中银香港将予以积极支持与全力配合。

  中国银行方面指出,中银香港曾于2002年6月向“新农凯”公司提供过渡性贷款,实际贷出17.7亿港元,目前贷款余额为7.41亿港元。中银香港一方面向借款户追索还款,一方面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并获准接管“新农凯”公司,以保全“新农凯”及其附属公司的业务和资产。

  由独立董事任主席的中银香港董事会稽核委员会全面跟进,以负责全面深入检讨有关贷款及相关人士事项,检讨授信审批程序和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机制。董事会还要求中银香港管理层积极配合委员会的工作。有关国家机关对原中银香港副董事长兼总裁刘金宝在内地工作期间是否在某客户贷款上存在问题也正在进行调查。

  而另一方面,中国银行强调,中银香港相关贷款的审批是按有关内部风险管理程序办理的,贷款发放时采取风险规避措施,并称此项贷款不会对中银香港的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2002年,中国银行实现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前营业利润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实际经营利润472亿元。截至2002年末,中国银行集团资产总额为35?939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为2?197亿元人民币;境内机构共计12?090个,在2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共计581个。在香港和澳门,中国银行还是当地的发钞行之一。

  但问题出在哪里?是突破了制度漏洞还是逾越了道德底线?类似的情况是否还有可能发生?

  就中国银行贷款风险防范体系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陈四清。陈四清强调,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是国家的,但是运作是商业性的。他肯定地指出,中国银行的风险防范机制是有效的,中国银行的资金运营是安全的。

  他指出,中国银行的目标是使风险增值,使风险由成本变为利润。他说,更有效的风险管理将更加有利于支持业务发展,关起门来控制风险,那是最大的风险。

  《21世纪》:中国银行的信贷决策程序是怎样的?各环节之间如何互相制衡?

  陈四清: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银行形成了“统一授信、集中授权、科学决策、有效监控”的授信风险管理体系。中国银行有严格的信贷决策程序,即“三位一体”授信决策机制:独立的尽职调查、民主的授信评审、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的问责审批。整个决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前线营销人员把业务发起报告提交给一个独立的尽职调查小组,他们是不见客户的,尽职调查小组从不同于业务一线的视角开展调查,我们称之为“四眼”原则,形成一个独立的尽职调查报告。第二个阶段,业务发起报告和尽职调查报告一起提交到一个民主的专家评审机构——授信评审委员会,由委员会进行集体评审和民主表决,形成是否做该项业务的决议。第三个阶段是问责审批,有权审批人根据业务发起报告、尽职调查报告和委员会决议,最终决策是否批准该笔授信业务。这一决策机制从2000年开始执行,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人民银行的肯定。中国银行总行去年评了九千多亿的授信业务,非常严格。目前,中国银行2000年以来新帐贷款不良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这是一个很低的数字。

  《21世纪》:中国银行的尽职调查如何做到独立?

  陈四清:独立的尽职调查并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而是3~5人组成的一个团队完成的,小组成员包括法律专家、行业专家、财务专家等。如果这些专家自己感觉还把握不了,还要咨询行外专家。我们现在跟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际咨询公司,以及一些大的行业协会等都有联系。小组最后形成一个尽职调查报告,这个报告不需要行政领导的批准,是完全独立的。

  《21世纪》:授信评审委员会的意见是不是决定性的?

  陈四清:授信评审委员会是一个权威的专家审议机构,委员会的决议非常重要。委员会由各个方面专家组成,在中国银行总行是16个,有法律专家、财会专家、行业专家、风险管理专家、信贷专家等。有的拥有投票权,也有没有投票权的。这些专家审查两份报告,一份是营销人员提供的业务发起报告,一份是尽职调查小组提供的尽职调查报告。评审项目时需要独立投票。如果意见统一,就按简单多数原则形成决议;如果不统一,委员会就需要展开辩论,辩论以后要少数服从多数。我们的内审部门专门有一个人派驻评审委员会,监督每个评审委员是不是尽职,并且对整个决策体系一年要进行一至两次后评价。另外,中国银行的各级行长不能参加评审委员会,行长可以营销客户,但是,菜买回来了,这个菜怎么做,就要按程序进行,绝对不能进行反程序操作。

  《21世纪》:如何制约负责“问责审批”的相关人士的权力?

  陈四清:中国银行的“问责审批制”分两级。一级是超过一定金额的,需要两位行领导审批,双人问责;另外一级是在一定金额以下的,由风险管理部门总经理和其他部门的总经理审批,也是双人问责。问责审批人按照风险缩小的原则来审批贷款,要贯彻“YES-NO”原则,即评委会说“YES”的项目,问责审批人可以说“YES”或“NO”;评委会说“NO”的项目,问责审批人不能说“YES”,只能说“NO”或要求一次性复议;问责审批人可以减少委员会同意的金额,但不能扩大。

  《21世纪》:中国银行总行对分行的权力是如何界定的?怎样来防止分行的道德风险?

  陈四清:从机制上、决策上、程序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中国银行正在加强对人为因素引致风险的控制,对于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他手上掌握一定的权力,怎么更加有效地进行人为因素的风险控制,中国银行已有很多措施并将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

  《21世纪》:中国银行总行对海外分行是如何来进行约束的?怎样来防止海外机构违反规定发放贷款?

  陈四清:中国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全球风险管理。我们在海外分行,除了香港以外,都是矩阵式的管理。海外行的风险管理与国内行的风险管理同样是推进的。中国银行要接受全球30多家监管机构的监管,我们认真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规定,然后我们总行制定了一系列风险管理政策,传达到各家海外分行,这是矩阵式管理。中银香港是董事会管理,她是一个上市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风险管理。中国银行是最大股东,通过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当地监管规定,对中银香港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21世纪》:房地产贷款是比较容易出现风险的贷款项目,中国银行怎样来防止一些机构或个人通过房地产贷款骗取银行资金?中国银行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陈四清:在房地产贷款方面,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们的政策相当审慎和严格。我们房地产贷款余额在整个贷款组合中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四点六,非常低。而且,中国银行房地产贷款制度是健全的。我们正在研究哪些地方的房地产贷款可以放宽一点。但是总体来讲,对国家限制的房地产项目,我们是严格限制的,国家鼓励的我们也鼓励。中国银行严格按照国家和人民银行的政策指导来开展房地产贷款业务。

  《21世纪》:有不少企业通过买壳上市获取了贷款,中国银行对这样的贷款有什么特别规定吗?

  陈四清:对于兼并收购融资,目前市场是有一定需求的。在国内,中国银行还处于探索阶段,人民银行的《贷款通则》在这方面还有限制,国内没有做。在海外,股权融资业务是符合当地监管规定的。

  《21世纪》:中国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有特殊的规定吗?是否认为民营企业更容易出现风险?

  陈四清:中国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有自己的标准。我们不歧视民营企业,但是中国银行强调民营企业要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机构,有充足的自有资金,有良好的财务效益和发展前景。中国银行也特别注重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道德风险控制。在政策层面,中国银行是比较健全的。

  《21世纪》:怎样来评估中国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制度?

  陈四清:中国银行现在的风险管理,我觉得是有效的和稳健的。从中国银行这几年发展的过程来看,第一,业务得到健康发展,资产的规模加大,资产增值的能力和潜力加大,盈利能力增强,去年的经营利润超过500亿元;第二,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确确实实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第三,我们发展势头、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21世纪》:中国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制度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

  陈四清:几年来,中国银行形成了比较健全、有效、稳健的风险管理体系。总结前几年的经验,中国银行目前在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创造风险管理品牌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按照向国际活跃银行迈进的目标,中国银行积极探索“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的崭新风险管理模式。

  《21世纪》: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陈四清:业务没有发展,关起门来控制风险,那是最大的风险。目前,中国银行党委正带领全行,紧紧咬住业务发展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作为一家比较成熟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始终注意理性地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关系,使风险管理服务于业务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发展、效益、质量、风险”的有机统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银行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P4笔记本 DV机 迷你裙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作爱前戏时,女人身体的扭动,会为浪漫加点撩人……
非常笑话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图片
铃声
·[许志安] 上弦月
·[王 菲] 蝴蝶
·[戴佩妮] 怎样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三点诱惑
  • 迷情诱惑比基尼
  • 深蓝刺绣比基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