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专访:出口欠退税风险聚积 证券化破解历史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04日 10:44 新华网

  由于SARS的影响,出口退税拖欠对企业的负面作用正在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反映资金吃紧,出口受阻。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博士负责的课题小组就出口退税问题赴浙江、上海、江苏的5个城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建议国务院采取得力措施,着手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中国经济时报就此问题对隆国强博士进行了专访,他认为,要将SARS疫情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关键在于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他同时提出了以证券化破解出口退税难题的思路。

  年底未退税总额将达3000多亿元

  中国经济时报:4月份以来,企业关于解决出口退税问题的呼声越来越紧迫,但许多地方都有消息传来,称出口退税指标已经用完。是指标不足加剧了出口退税问题的严峻吗?

  隆国强:出现巨额出口欠退税的直接原因是出口退税计划严重脱离了出口退税的实际需要。出口退税指标与应退税额的缺口越来越大,导致欠退税逐年积累。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出口欠退税的情况到底有多严峻,能用一些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吗?

  隆国强:到2002年末,累计应退未退税额高达2000多亿元,成为中央财政一笔巨大的隐性负债。按照2003年财政预算的出口退税指标,预计到今年年底出口应退未退税总额将达到3000多亿元。根据我们的调研,各地退税进度不一,92.88%的欠退税时滞超过了12个月。沿海地区欠退税矛盾最为尖锐,江、浙、沪、粤四省市欠退税占全国六成以上,欠退税平均时滞已经达18个月。出口规模越大的企业,被欠退税越多,时滞也越长。

  中国经济时报:出口欠退税问题的日益突出,是不是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现行税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隆国强:现行税制中的深层次弊端已经由此而显露。第一,中央政府在增值税收入与出口退税的权利与责任不一致。中央政府只享受增值税收入的75%,但要承担全部出口退税责任。随着出口退税金额的持续增长,中央财政的压力势必越来越大。例如,2002年出口应退税2118亿元,当年中央财政须支出理应由地方政府分担的出口退税530亿元。二,目前分税制下的出口退税客观上造成对发达地区的隐性转移支付,不利于缩小地区差别。地方政府享受l/4的增值税收入却不承担退税责任,同时,退税构成出口企业的利润,出口多的地方政府的企业所得税也相应增加。因此,出口越多的地区,通过现行出口退税机制得到的隐性转移支付就越多,占我国约90%出口的沿海发达地区从中受益最大。三,征收环节存在“可收未能尽收”的现象。据业内人员估计,仅摩托车行业偷漏消费税即达100亿元左右。四,现行税收征管指标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剧出口退税额度短缺的矛盾。在出口退税指标总体不足的形势下,出口退税优先调库进一步加剧了退税指标不足的矛盾。

  如无得力措施,风险可能转化为危机

  中国经济时报:被调查的企业是如何评价出口欠退税的影响的?

  隆国强:99%的受调查企业认为欠退税产生了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76%受调查的企业认为,如果欠退税问题长拖不决,则未来两年出口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一旦如此,还可能引爆其他的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看来出口欠退税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出口决策?

  隆国强:是的,出口欠退税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扭曲企业行为,背离产业政策目标。出口退税的长期拖欠,导致很多出口企业开始控制出口,同时加大进口业务。今年前3个月我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进口的高速增长中不乏贸易公司行为转变的因素。生产型出口企业,为了尽量将退税能够抵扣,开始扩大内销比例。加工贸易企业转向多采用进口料件,2002年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增值比重从上年的38.1%下降到33.5%,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时报:企业的风险会进一步扩大吗?

  隆国强:不少原本赢利的企业相关业务因长期拖欠退税而变成亏损,给内部核算、经营决策以及业绩确认、员工考核分配均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导致信用等级下降,融资越来越困难,风险大大增加。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不仅外贸公司会破产,而且还将涉及很多生产企业,引起连锁反应,大量工人可能面临下岗的风险,因而可能直接威胁社会稳定。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认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要控制在华业务。

  中国经济时报:企业资金链的风险会不会传导至银行?

  隆国强:出口欠退税正在形成新的“三角债”,这将增加金融风险。由于欠退税导致出口企业资金困难,除了增加银行贷款外,相当多的出口企业采取拖欠上游生产企业货款的办法,来缓解资金压力。生产企业再拖欠上游企业货款和工人工资,债务链不断加长,形成了新的巨额“三角债”。同时,随着欠退税时滞越来越长,支持出口的“出口退税专用账户托管贷款”风险大大增加,大多数银行都认为,一旦8月份以后欠退税问题还得不到根本解决,一系列风险将可能演变为危机。

  既要解决陈欠又要防止新欠

  中国经济时报:SARS给出口带来的压力,目前看来为解决出口欠退税提供了一个契机。

  隆国强:是的,连续几年出口的高速增长,掩盖了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的紧迫性。由于“托管贷款”最长不能超过2年,如果到今年下半年出口欠退税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中国经济时报:此前也有一些解决出口退税问题的相关方案,您是如何评价这些方案的?

  隆国强:第一种方案,是通过结构性调整或全面调整降低出口退税率。这一方案的好处是,可以在未来年份明显降低出口退税总额,而且操作方便,无需对现行税制和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作任何调整。但它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下调出口退税率是一项制度成本很高的举措。第二种方案,是发行出口退税专项国债,用于一次性解决历史欠退税。但发行国债需人大批准,以清偿欠退税名义发行国债,有损政府形象,获批准有一定难度。第三种方案,是征退“一条线”,在征税时就将出口应退税退给企业,然后将净额按比例上缴。但这一方案可能导致地方政府限制本地企业收购外地产品出口,从而加剧地方保护主义和国内市场分割;另外将抵扣范围扩大到地方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难以协调。第四种方案,是用进口税收保障出口退税。这是颇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却违背公共财政统一收支的原则,与财政制度改革方向相背,因而理论依据不足。

  中国经济时报:你们提出的解决思路,是什么样的呢?

  隆国强:我们解决出口退税问题的总体思路是“新旧分离,远近结合”。解决“陈欠”与防止“新欠”要分别处理,近期方案主要着眼于解决“陈欠”,防止出现“新欠”,中长期方案则不仅要防止出现“新欠”,而且要消除税制中的不合理成分,转变出口退税机制。

  证券化破解陈欠历史难题

  中国经济时报:思路是不错,但是多年来的实际情况表明,让中央财政掏钱解决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如果说这样会给中央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的话,能不能找到一种既不需要财政掏钱,又能化解银行和企业困境的办法呢?

  隆国强:推行证券化思路可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又不是很难的思路。中国经济时报:您的意思是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尤其利用金融市场了?具体如何操作呢?

  隆国强:现在是税务部门给企业退税务局打白条,如果实行证券化,则可由税务部门向企业提供可质押、可流通转让的证券化证明,企业可以凭此证明去银行质押贷款,也可以在市场上转让、变现,这样的话,可以一下子将企业已经绷紧的资金链打开,使三角债等问题得以缓解。我们认为这样可使企业的财务成本至少降低30%,在短期内化解当前因资金压力而造成的风险。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是,五年内中央财政无需为此增加任何支出。

  中国经济时报:要实施证券化的方案,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隆国强:一、取消“免抵退”中央政府应得部分的调库,确定欠退税证券化的准确规模。我们认为,实际应实行证券化的欠退税不到1800亿元;二、由国税部门发放承兑时间明确的出口退税凭证,承兑时限以5年为宜,到期后由财政统一兑付;建议参照贷款和国债利率,确定该证券的固定利率。三、出台便于出口退税证券流通的政策,中央政府需制定出相关的出口退税证券的市场准入和交易规则。

  中国经济时报:但这一方案最终还是需要政府来“埋单”的,财政在未来的几年内是否有实力偿还呢?

  隆国强:我国目前财政增长势头很好,五年后中央财政年收入至少相当于目前的2.5倍,兑付2000亿左右的出口退税证券已经容易得多。为避免到期承兑时给当年财政造成过大压力,中央财政可逐年提取准备金。SARS疫情后,中央财政有减收增支的压力,证券化方案更易于被决策层所接受。

  改革出口退税机制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证券化只能解决历史问题,如何防止新的出口欠退税?

  隆国强:防止出现新的出口欠退税,不是简单地增加退税指标的问题。关键在于改革出口退税的机制。短期内,由于税制难以改革,只能在现行税制基本不动的框架内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调整。长期来看,则要对税制进行改革,并结合税制改革,建立新的出口退税机制。

  具体而言,短期内,一、取消中央政府应得部分的调库,适当调整税收增长指标。二、适当增加出口退税指标。今年退税指标存在200多亿元的缺口,增加200多亿元左右的退税指标,完全在财政能力之内。三、建立年度出口退税清算制度。四、加强税收征管,清理税收优惠,充分挖掘税收潜力,确保财政有足够新增收入防止出现新的出口欠退税。五、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

  中国经济时报:你们提出的中长期方案是什么?

  隆国强:鉴于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值税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税种。因此,改革税制不是取消增值税,而是完善现行的增值税制度。从中长期来看,改革的方向,一是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使生产设备的增值税得到抵扣,体现鼓励投资的制度取向;二是实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退税责任,消除对发达地区的隐性转移支付。

  中国经济时报:能介绍一下具体操作方法吗?

  隆国强:一、允许设备投资的增值税抵扣,同时取消各种对设备进口的增值税税收优惠,包括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口的税收减免。二、将扣除出口退税的“两税”净收入统一先收到中央政府,加上海关代征的两税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如仍按25:75比例由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分享。

  中国经济时报:你如何看改革中的阻力?

  隆国强:这一制度的推行必然会受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需要坚定的信念与高超的政治技巧,才能推行这一改革。(记者/王子恢)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例:宠爱自己的身体,每天站在全身镜前检视自己的裸体,或站或蹲……
非常笑话
保你天天开心超爽至极!现在订阅更有机会赢取彩屏手机大奖!
图片
铃声
·[萧亚轩] 开始爱
·[何韵诗] 我找到了
·[刘德华] 回家真好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索尼数码相机
  • DSC-P2 超低价
  • 索尼 DSC-P72
  • 三点诱惑
  • 迷情诱惑比基尼
  • 深蓝刺绣比基尼
  •   理财新时尚-收藏
  • 网上钱币卡市场热
  • 邮品一族交易社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