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有限 回升趋势不可逆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3日 15:56 南方日报 | ||
“五一”黄金周取消,商务旅行严格限制,投资考察洽谈延后,酒店入住率大幅下滑……一系列变化告诉人们,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非典的冲击。 从具体产业来说,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娱乐业、零售业,以及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劳务输出等,其所受到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而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来看,由于投资、消费、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受到非典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年的经 7%的经济增长目标仍可实现 自4月份中国的非典疫情引起全球关注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大批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及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都重新调整了对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预期。来自三个方面的预测都认为中国经济所受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经济前景仍然看好。中国经济增长被调低的幅度在0.1%至1.1%左右,绝大部分预测者仍然认为中国经济可实现增长7%的预期目标。 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认为:非典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走势。该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7.2%的高增长率。亚洲开发银行最近调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但仅下调0.2个百分点,预计增长能达到7.3%。 5月上旬的一则调查表明:全球8家主要投资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修正值表明,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只会使中国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减慢0.2个百分点。8家投资银行对中国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普遍预期由此前的7.6%下降至7.4%。具体而言,花旗集团将中国经济增幅从7.6%调低至6.5%,法国巴黎银行则维持7.4%的预期增幅不变,摩根大通从8.0%调低至7.4%,贝尔斯登从8.0%调低至7.5%,美林证券从7.5%调高至8.0%,摩根士丹利从7.0%调低至6.5%,高盛从7.5%调低至7.0%,渣打银行从7.9%调低至7.5%。 国内一些经济学家也对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研究机构和清华、北大、北师大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对非典的影响给出了一个量化的区间,根据非典持续时间的长短,多数倾向于中国经济增幅会下调0.3至1个百分点之间,但7%的GDP增长率的底线不会失守。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而言并不是很大。从年度内的经济增长曲线来看,会有所改变,但年度间的经济增长曲线,不会发生变化。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回升的态势。 非典未伤及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和国内外经济学家之所以认为非典对中国经济不造成长期的根本性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非典并未伤及中国的基本面。 首先,由于相当部分消费场所人员聚集,防范非典要求人们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因此,非典对消费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但经济学家们普遍相信,只要非典不是长期处于无法控制状态,人们的消费信心和商业信心必将得以恢复,这样的话,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就主要局限于延迟人们的消费,非典过后,仍然还在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力将再趋活跃。因此,中国经济的增长虽可能低于原来的预期,但还会保持比较高的速度。 其次,从供给的角度看,非典带来的影响之一是部分员工将因生病、被隔离等原因而无法正常上班,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受影响的劳动力所占比例还很小,暂时不会对供给造成真正的压力。 非典给供给带来的另一个不确定性的影响是外商直接投资会否因此而减少?从短期来看,因为很多非紧急的商务旅行基本上都被取消,外商投资及中外贸易在短期内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经济学家们普遍相信:只要非典疫情不会长期存在甚至失控,那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国的地位不会改变。德意志银行的马骏认为,考虑到影响投资决策的基本因素是市场、劳动力成本等长期因素,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一般对时间的敏感度不强,故非典不会影响其投资意愿。 第三,受非典影响最大的是需要人与人密切接触的服务业,而中国大陆的产业结构仍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居于次要地位,因此,中国大陆受非典的影响将小于新加坡、泰国等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国家。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受疫情影响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然而中国的第三产业目前仍然不是主导产业,其发展是比较平稳的,尽管会有所收缩,但幅度不会太大。而第二产业作为中国的主导产业,目前的发展势头依然很好,企业尚未因此停工放假,因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 第四,从非典蔓延的地区分布来看,也有值得欣慰的一面。经济学家常修泽教授说,虽然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经济增长会遇到困难,但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北地区,但对拉动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一些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山东、辽宁)疫情较轻,广大中西部地区受伤也较小,也都没有失去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因此,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对中国经济形成支撑和拉动的作用不会减弱。 第五,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经济的内在增长势头不可逆转。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增幅达到9.9%,创下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的最高纪录。经济学家们认为,这表明中国开始摆脱1997年以来通货紧缩的影响,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在这种情况下,纵有非典这样的外力干扰,也只能减缓经济回升幅度的速度,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第六,中国经济对突发性事件的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已经大大增强。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中国有三个极为有利的减少非典影响的条件: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国内市场容量大的国家,抵御外部冲击能力强,还有许多要素可以驱动经济增长,来抵消非典的负面影响;其次,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财政能力空前提高,今年一季度的财政收入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再次,中国政府积累了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第七,国家针对非典对经济的影响,及时采取了包括对受非典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减免收费及财税优惠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对减缓非典的负面影响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基本上不受非典影响,因此非典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