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带来“倒春寒” 官方强调坚定经济向好信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2日 07:53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蓬勃向上的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场“倒春寒”,旅游、运输、餐饮、会展等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日渐显露。官方新华社今天报道指出,“非典”挡不住中国经济前行的步伐。随着抗击“非典”攻坚战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必然会迎来进一步发展的“艳阳天”。 报道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发展的“主心骨”。新一届中央领导 身处非常之时,面临非常之事,要用非常之策。近一个时期,从减免服务行业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下调成品油价格等具体措施,到出台稳定农业生产、加大投资力度、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8项对策,国务院出台了宏观调控经济的一系列政策。 “我们拥有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强大综合国力和雄厚物质基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说:“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这不仅为战胜‘非典’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也是树立信心的保障。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9.9%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这为战胜‘非典’、完成全年各项预期目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回升的态势。许多经济界人士指出,“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范围上是局部的,在时间上是暂时的。 目前,受“非典”冲击的行业主要是旅游业、运输业、商贸业等服务业。许宪春说,服务业在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所占的比例都不是很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今年以来,第二产业表现良好,其中汽车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增势迅猛。 尽管服务业受“非典”影响效益下滑,但也有一些行业却因此受益。专家们分析说,产销火爆的主要有生产药品的医药业、生产消毒用品的日用化工业、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纺织业、电信业、网络业和报刊业,生产自行车、电风扇、收音机等产品的企业也都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 此外,虽然疫情较重的部分地区消费者减少了街市消费,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如餐馆外卖火爆、汽车销量急升、健身器具热销、电信消费剧增,甚至连自来水、电力的消耗量出现猛增的势头…… 更为重要的是,在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仍然稳定的情况下,一些消费只是从即期消费变成了中远期消费,“非典”过后,这些消费能力仍会得到释放。 专家们认为,从投资角度来看,中长期固定投资仍是投资活动的主体,“非典”这种不确定性的非市场因素对国内投资并无重大影响。加之政府为抗击“非典”,加大了投资力度,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非典”防治工作急需项目等等,这些都会作用于拉动内需。 报道还说,巨大的市场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回旋余地。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潜力庞大,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大。这是中国的优势,更是我们对经济前景看好的信心所在。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已经逐步变为由市场驱动的经济内生增长机制,“非典”这样一种突发的、暂时的因素,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 “非典”并不能撼动主要依靠内需增长的中国经济发展基础。近一个月内,为抗击“非典”,各级财政下拨了50亿元的资金,用于支持“非典”科研费用、医院建设、治疗费用等等,这些财政资金的大多数转化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国内外许多人士注意到,中国的经济自身优势并不会因为“非典”而受到影响。巨大的市场、低成本劳动力、门类齐全的行业、居世界前列的高储蓄、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这些因素决定着我国经济车轮仍将继续前行,中国对外资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报道特别指出,尽管一些外国公司可能因“非典”疫情推迟对中国投资计划,但并无迹象表明会取消投资计划。德国工商会主席约尔格·武特克说:“我们谁都没有考虑取消对华投资计划,中国经济在劳动力成本和生产力方面已经变得很具竞争力,疫情只会造成短期冲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墨斐近日表示,虽然“非典”会带来一些短期影响,我们认为支持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广阔的市场机会以及发展基础仍然存在。 报道最后强调,坚定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信心,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对“非典”这一严重灾害的影响,我们要有足够的估计和充分的准备。当务之急是举全国之力,尽快控制住疫情,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