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期的经济生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07日 08:43 中华工商时报 | |||
亚杰 非典让北京市民重温了一下久违了的抢购场景。据说,有的超市当时被抢购一空。但是,这个抢购场景不过是我们关于非典记忆的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它只持续了一天半。它除了凸显当时人们的恐慌情绪之外,再说明不了别的什么。 现在,人们开始探讨谁是2003年中国经济生活中的赢家。这不是件难事儿。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应该是医药及其相关产业,接下来是汽车、手机甚至自行车。当然还不只此,服务业同样有机会,比如保险,比如电信。春节拜年,手机短信让移动通信服务商斩获不小。非典一来,手机短信伴着谣言笑话漫天飞,自然又有人赚得盆满钵溢。 还有另一种赢家。五一期间,沪深股市休市至11日。这当然是为了保护股市:敏感的股市怕是难以承受非典的冲击。但是在香港,值非典肆虐之时,人们发现美国那位著名投资家巴菲特原来持有大量“中国石油”股份。而在4月17日至24日短短的几个港股交易日内,巴菲特的持股量更急升至13.35%,成为“中国石油”的第三大股东。 尽管判断谁是赢家不是件难事儿,但确定谁是输家则是件很难的事儿———至少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儿。 有人说,非典不太可能成为中国银行业危机的导火索。这句看上去很理性的话其实很荒唐,因为这个话题本身就很荒唐。实际上,非典时期的银行业有着自己的机会,关键是银行能否真正树立起业内人士所谓的“资金营销观念”。 非典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钞票是病毒的一种载体,所以就有了用微波炉消毒结果毁了钞票的事儿。不洁的钞票会不会对健康构成实质性威胁是一回事儿,钞票肯定会借非典之势令很多人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是另一回事儿。所以,信用卡乃至个人支票的进一步流行也许就不是不可以预期的事儿。 即便是现在极度不景气的餐馆及被勒令歇业的娱乐场所也未必就是输家。我已经听见有人惦记着要在非典过后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大玩一把。想一下“9.11”之后美国的消费浪潮,我们似乎应该就非典对于消费心理的影响做些关注。非典会不会对储蓄形成一种反向刺激:人们更愿意花钱了?不必担心享乐主义的泛滥。在一段时限内一定程度上的享乐倾向的流行也许正是我们努力扩大内需时所乐见的。 据说,五一期间速递业遇到了尴尬事儿:大量邮件无人接收。不必担心,人们不过是利用五一假期为躲避非典找了个借口。但是,没有谁是为了躲避瘟疫而生,生活还得继续,只不过还得继续的生活打上了非典的烙印。 非典时期总会结束,所以,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非典时期的生活方式将怎样改变我们未来的经济生活。
|